
[原料/調料]
去皮核桃仁(約l杯)150克,滾水1杯,掛花醬(可免)1茶匙,糖2/3杯,麥芽糖2湯匙。
[製作流程]
1燒滾5杯水,將核桃仁投入煮1分鐘撈出濾干。
2另在鍋內煮一杯滾水放下糖、麥芽糖及鹽,同煮3分鐘,然後加入核桃仁再煮一滾,即全部倒在大碗中醃泡

鵪鶉12只,蝦片50克,酒1湯匙,姜1塊,蔥結1個,辣醬油2湯匙,花椒、丁香、小茴香、五香粉各適量。
[製作流程]
1將花椒、丁香、小茴香、鹽、酒、姜塊(拍松)、蔥結放在鍋中加水6杯煮滾冷卻後,倒入碟內(即香鹵)。
2將鵪鶉剖淨後,浸入放香鹵的盛器內浸泡

[原料/調料]
豆腐1箱。鮮肉末250克。蝦仁(大)50克,水髮香菇10朵,青豆5克,料酒、醬油、番茄醬各1湯匙,糖、香油、生粉各適量。
[製作流程]
1將豆腐對切成4塊後,每塊再切成3小塊,共12塊。肉末放入碗內,加1/2酒、蔥末、鹽拌勻成餡。
2燒熱鍋,下油,

[原料/調料]
冬菇12朵,醬油2湯匙,糖1.5湯匙,筍(2寸長)2支,上湯(泡冬菇汁亦可)1杯,香油適量。 [製作流程]
1冬菇用水泡軟後,剪下菇蒂。筍去殼直切成6塊。
2將上湯、醬油、糖及味精等煮滾放下冬菇及筍塊。用小火燜煮5分鐘,即可撈出濾干湯汁。
3用一

[原料/調料]
冬筍或春筍500克,醬油、糖適量,薑汁少許。 [製作流程]
1將竹筍斬掉老根,橫著切成兩片,然後用刀切成4厘米長、1厘米厚的長方條。
2燒熱鍋,下油,至五成熟時,將筍條逐一放在油鍋中炸至斷生後撈出。
3將筍全部炸熟後,倒掉鍋中余油,放入

[原料/調料]
乳鴿4只,蔥2條,姜3片,八角2粒,酒l湯匙,醬油4湯匙,干蝦片12片,花椒鹽少許。
[製作流程]
1將殺好的鴿子擦乾水分,放大碗中,用拍碎之蔥姜及八角與酒、醬油拌醃1小時左右。
2燒熱鍋,下油(宜多),至七分熱時,放入鴿子,用小火炸約2分鐘

[原料/調料]
嫩雞(或鴨)1只約1000克,熟火腿150克,豆苗10條,蔥2條,姜2片,酒2湯匙。
[製作流程]
1將雞洗淨,再灌開水到雞肚內沖洗乾淨裡面的血水,整只放入汽鍋中。
2倒入5杯開水,放下蔥、薑片及酒,蓋好鍋蓋,隔水用大火蒸1小時30分鐘。
3夾出

嫩母雞1只約500克,料酒25克,蔥結1個,生薑1片。 [製作流程]
1將雞洗淨斬成l寸長見方的塊狀,放滾水中燙過,斷生後撈出洗淨。
2將洗淨的雞塊(皮朝上)排放在圓盅中(圓盅即盛器名),加酒、蔥結、薑片、鹽、味精。
3將灼雞的原湯吊清倒入圓盅內,蓋上蓋隔

[原料/調料]
羊肉500克,栗子300克,紅、白蘿蔔各1小塊,桂皮1小片,八角3小粒,糖1/4茶匙,醬油1大茶匙,米酒1大茶匙,辣椒2只,蔥段、姜茸、生粉、香油各適量。
[製作流程]
1紅、白蘿蔔各對切成4小塊,辣椒斜切成片。羊肉去毛與雜質,切塊成5×4厘米厚片

[原料/調料]
白豆腐乾500克,熟雞絲50克,熟雞肝片25克,冬筍片30克,蝦仁50克,熟雞肫片25克,熟火腿絲10克,豆苗50克,料酒l/2湯匙,醬油、蝦子、上湯各適量。
[製作流程]
1將大白干片成薄片、切成細絲(如牙籤條),放入滾水中浸燙,用竹筷輕翻動撥散,濾

[原料/調料]
去骨帶皮肋條豬肉500克,松子15克,時菜150克,冰糖、紹酒、醬油、蔥白段、薑片、花椒、陳皮、芝麻油、熟豬油、茶葉、白糖各適量。 [製作流程]
1將豬肋條肉修成長18厘米、寬14厘米、厚2.5厘米的長方形,洗淨後,用鹽及花椒拌和一起,均勻擦在肉上胞

菜名: 棗方肉
菜系: 江蘇菜
色香味: 色紅光亮:肉質肥爛,甜中帶鹹,棗泥香甜油潤,食而不膩,風味別緻;
主料:豬肋條肉一塊(約1500克)
輔料: 紅棗50克,精鹽10克、味精7.5耍芫?5克、醬油30克、冰糖25克、蔥姜各10克;
製作:
1)肋條

根據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吃狗肉能安五臟,輕身,益氣,強腎,暖腰膝,壯氣力,補五癆七傷,補血脈,壯陽道,安下焦」。民間流傳「狗肉有回陽救逆、強腎壯陽、祛寒;狗鞭能治腎虛腰痛、壯陽;狗蹄可以下乳汁;燉狗肉可治療腎虛尿頻。」狗肉的確是補腎

配料:
豬頭1個(重4000克左右),冰糖、醋各300克,紹酒75克,醬油175克,桂皮25克,蔥結4克,姜20克,綠葉蔬菜少許。
特色:
色澤深紅,滷汁濃厚,肉質酥爛,味香濃郁,甜中帶鹹,形似馬面。
操作:
1、將豬頭放入盛器,加溫開水泡一下,用刀刮淨毛根和

配料:
銀魚,雞蛋,筍絲,韭芽,醬油,水發木耳,紹酒,精鹽,豬油,白湯,白糖,味精。
特色:
色澤金黃,肥鮮香嫩。
操作:
將銀魚摘去頭尾,用清水洗淨瀝水,雞蛋磕入碗中,加鹽調散,筍絲入開水鍋中焯一下撈出,木耳清水洗淨,用開水泡發瀝干;炒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