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譜名稱 南北杏仁鵪鶉湯
所屬菜系 粵菜
所屬類型 親親靚湯
基本特點 滋潤肺燥,宣肺止咳。燥傷肺陰,症見氣逆喘咳,或乾咳無痰,或咳痰不利,或久咳不愈,喉乾舌燥。亦可用於肺結核咳嗽,難以入睡等肺陰不足者。
基本材料 鵪鶉2只,豬瘦肉250克,南

花生紅棗養血湯
主料:
花生 50g,紅棗 80g,木耳 50g,紅糖 80g
輔料:
蜂蜜 適量
製作方法:
1. 紅棗、花生、木耳洗淨,同放砂煲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至花生熟爛,加入紅糖再煲片刻,即可食用。
2. 喝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再

花旗參綠豆百合燉白鴿
原料:
花旗參3克,綠豆15克,百合15克,白鴿150克,薑片適量。
特色:
花旗參味甘微苦性涼,具益氣養陰清虛熱的作用;綠豆甘寒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作用;百合甘微寒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白鴿能補腎益氣,解毒消癰。
操作:
將白

胡蘿蔔燉牛肉
原料:
牛肉500 克,奶油50 克,胡蘿蔔中等大小的2 個,土豆中等大小的3個,洋蔥2 個,嫩豆莢50 克,枸杞子30 克,麵粉、胡椒粉、細鹽適量。
操作:
1.將牛肉切成3~4 厘米見方的塊,撒上鹽與胡椒粉,再撒上些麵粉拌和。
2.將胡蘿蔔切成1 厘米見方

功效:治單純性甲狀腺腫慢性淋巴結炎, 高血壓, 宜作暑天清涼飲料忌體質虛寒, 胃寒者
材料:昆布(一兩), 海藻(一兩), 黃豆(四兩), 水(10碗)
做法:昆布浸洗切段, 黃豆白鑊炒香, 海藻浸洗乾淨, 將材料放入煲內煲1小時, 加鹽或加糖即可

所屬菜系 粵菜
所屬類型 親親靚湯
基本特點 健脾開胃,消食化滯。胸虛胃弱、食慾不振或食少難消,症見脘腹痞脹,不思飲食,大便溏薄,倦怠乏力。亦可用於消化不良、胃、二十指腸球部潰瘍、慢性胰腺火、膽囊炎、肺結核等屬於脾虛而運化無力見有上症者。
基本材料

赤小豆有利水除濕,消腫解毒的功效,更主要的是它如《本草疏證》認為“既損其盛,又補其衰”,即它入湯能補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傷正氣。以它為主配上
利水通淋的粟米須煲生魚則能健脾開胃,利水祛濕,正合時下所用。生魚亦能健脾利水,且營養價值高。
材

菜品: 冬荷煲老鴨湯
工藝: 煮
口味: 鹹鮮味
類別: 幼兒食譜 補虛養身調理 利尿調理 清熱去火調理 健脾開胃調理
主料: 冬瓜 1000克 鴨 500克 芡實米 100克 干貝 50克
輔料: 荷葉 5克
調料

這湯味道鮮美,能清熱開胃,健脾補益。
百合入秋最當造,不僅氣味鮮甜,營養豐富,且藥用價值較高,《本草綱目》記載它有調肺止咳,寧心安神,補中益氣,在秋燥時是藥食的佳品。陳皮能健胃化氣、祛燥止咳。而鯽魚則是美味的河鮮,中醫亦認為它有利水消腫、益氣健脾、

菜譜名稱 黨參麥冬瘦肉湯
所屬菜系 粵菜
基本特點 增液潤燥,養胃生津。熱病傷津,症見口渴、便秘,舌干紅,或老人陰液不足諸症,或糖尿病渴飲者。
基本材料 豬瘦肉500克,黨參60克,生地黃30克,麥冬30克,紅棗10個。
做法
(1)黨參、生地

明代大醫家張景岳說:“春應肝而養生,夏應心而養長,長夏應脾而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長夏應脾而變化”是說濕為長夏主氣,人的脾臟與之相應。此時我們南方既炎熱又多雨,濕病則多見於這時節。濕為陰邪,好傷人陽氣,尤為脾陽,因脾

主料:豬腩排、老蓮藕
輔料:花椒粒、八角、干辣椒、香葉、冰糖、料酒
製作方法:
1、將豬腩排剁塊,放入冷水中煮沸後撈出,控干水分;
2、用刀將蓮藕的外皮刮乾淨,再切成滾刀塊;
3、鍋中放入2勺油,油燒熱後放入花椒粒、八角、干辣椒、香

原料:鵪鶉200克,鹿茸3片,枸杞2克,新鮮菌菇(百靈菇)50克,
姜2片,黃酒3克,高湯、菌王粉、雞粉、精鹽等各適量。
製法:鵪鶉切塊汆水,與新鮮菌菇一起洗淨後放入盅內。中草藥洗淨,與薑片、菌王粉、雞粉、黃酒、高湯注入盅內。將食用玻璃紙包住盅內,橡皮筋紮緊,入蒸籠燉2小時後,

原料:附片5克,天麻3克,核桃10克,牛腱子150克,姜2片,黃酒3克,牛肉清湯、牛肉粉、精鹽等各適量。
製法:牛腱子切塊,汆水與泡軟的核桃洗淨後一併放入盅內。中草藥洗淨,與薑片、黃酒、牛肉粉、牛肉清湯注入盅內。將食用玻璃紙包住盅內,用橡皮筋紮緊,入蒸籠燉2小時後,加適量精鹽

原料:乳鴿150克,花膠50克,蟲草2根,西洋參5克,姜2片,黃酒3克,上等高湯、雞粉、精鹽等各適量。
製法:乳鴿切塊、汆水與發好的花膠切段洗淨後一併放入盅內。中草藥洗淨,與薑片、黃酒、雞粉、高湯注入盅內。將食用玻璃紙包住盅內,用橡皮筋紮緊,入蒸籠燉2小時後,加適量精鹽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