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瓦??(砂鍋)??水魚
工藝:
砂鍋
口味:
此菜原鍋上席,質地軟爛,原汁稍稠,原味香馥,裙爽肉滑,營養豐富。
類別:
腎調養調理 氣血雙補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特色菜
主料:
甲魚 750克
輔料:
香菇(鮮) 50克 豬肉(肥瘦) 150克 澱粉(蠶豆) 10克
調料:
大蒜30克 豆瓣醬15克 姜8克 蠔油10克 白砂糖3克 小蔥15克 胡椒粉1克 陳皮3克 老抽10克 黃酒15克 生抽3克 姜汁10克 香油1克 鹽1克 花生油60克 味精3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將淨水魚(甲魚)切成塊,每塊重25克;2. 將淨魚塊用沸水汆過,撈起洗淨;3. 用中火燒熱炒鍋,下花生油,下薑片、蔥條、水魚塊,烹薑汁酒炒勻,加二湯100克略煨,取出;4. 去掉姜、蔥,瀝去水,先用生抽,後用干澱粉拌勻;5. 用旺火燒熱炒鍋,下花生油燒至六成熱,放入水魚過油約1分鐘,連油一起倒入簾籬瀝去油;6. 炒鍋放回爐上,下蒜泥、江米、陳皮、豆醬、水魚塊,烹黃酒,煸炒;7. 煸透後,再下二湯500毫升、精鹽、味精、白糖、蠔油、烤豬肉、香菇、炸蒜肉75克,略燜後轉入瓦??(即砂鍋)裡;8. 淋上花生油,加蓋,用中火燜約30 分鐘至軟爛;9. 然後加入老抽、胡椒粉、香油及花生油,魚裙放在上面,原鍋加蓋上桌。
工藝提示
1. ??,粵菜常用技法之一,原料經煎或炸後,再用中火烹之熟透,謂之??。烹製上有鍋上??和瓦????,此菜為瓦????法,原汁成芡,一般不用芡粉。
2. 山瑞,鱉之一種,形體比一般鱉稍大,產於兩廣、海南,有雌雄之分,尾比裙短的為雌,尾比裙長的為雄,亦可按此法鱉之,名曰「瓦????瑞。」
3.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花生油1000克。
2. 山瑞,鱉之一種,形體比一般鱉稍大,產於兩廣、海南,有雌雄之分,尾比裙短的為雌,尾比裙長的為雄,亦可按此法鱉之,名曰「瓦????瑞。」
3.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花生油1000克。
歷史文化
1. 水魚,又稱甲魚,因背上有甲而名,學名鱉,或曰王八、元魚、團魚、腳魚等。春天菜花開時,甲魚較肥美,故有「菜花甲魚」之稱,夏季產卵,其質較差,到秋天桂花開時,甲魚又轉肥美。又有」桂花甲魚」之稱。入饌歷史尤早,《禮記?內則》中有」不食雛鱉」、」鱉去丑」的記載。《楚辭?招魂》中載有「靦鱉」,《鹽鐵論?散不足》中有「古者穀物菜果,不時不食:鳥獸魚鱉,不中殺不食」的記載。《國語?魯語》記載有,公父文伯邀南官敬叔飲酒,請魯大夫露賭父為上賓。端來的甲魚很小,賭父很生氣,大家開始吃的時候,賭父辭席說:「等甲魚長大了再吃吧!」說完,轉身就走了。戰國時的「腸鱉」、北魏的「鱉?g法」、唐代的」遍地錦裝鱉」、元朝的「團魚羹」,皆為珍饈;
2. 「瓦????水魚」是廣東傳統名菜。1955 年,廣州出土一件東漢時代的陶灶,這個灶連環式、船形,前設釜,中設釜瓿,後設陶鍋,鍋內正煮著一隻鱉。其製法很像現在的??水魚。
2. 「瓦????水魚」是廣東傳統名菜。1955 年,廣州出土一件東漢時代的陶灶,這個灶連環式、船形,前設釜,中設釜瓿,後設陶鍋,鍋內正煮著一隻鱉。其製法很像現在的??水魚。
食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