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椒鹽米雞
工藝:
碎屑料炸
口味:
塊塊雞肉粘有「八寶」,皮脆肉酥,味透且濃,米中有雞鮮,雞中有米香。
類別:
補虛養身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特色菜
主料:
母雞 1250克
輔料:
糯米 75克 冬筍 30克 干貝 10克 香菇(鮮) 20克 火腿 20克 雞蛋 60克 雞蛋黃糕 20克 麵包屑 60克
調料:
鹽8克 味精1克 小蔥15克 姜20克 黃酒5克 胡椒粉1克 椒鹽3克 辣醬油15克 小麥麵粉15克 豬油(煉製)65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冬筍去皮,洗淨,煮熟,切成綠豆大小的丁;2. 干貝用溫水浸泡漲發洗淨,入鍋蒸熟,切成與冬筍相同大小的丁;3. 香菇去蒂,洗淨,切成綠豆大小的丁;4. 熟火腿、雞蛋黃糕也切成綠豆大小的丁;5. 蔥姜洗淨,取蔥姜各10克切成碎,用紗布過出蔥姜水,入鍋燒開撈出蔥姜茸,做成蔥薑汁;6. 剩餘的蔥打成蔥結,姜切塊拍松;7. 將雞宰殺治淨,再將淨雞出骨,去掉內臟,只留雞腕,在清水中浸泡洗淨;8. 將洗淨的雞腕入鍋煮熟,晾涼後切成綠豆大小的丁;9. 先用開水將雞肉略燙一下,再用清水洗淨放入盤中;10. 在放有雞的盤中加蔥薑汁、鹽5 克、味精少許、胡椒粉(白胡椒粉)少量醃漬10 分鐘,將雞翻轉恢復原形;11. 糯米淘洗乾淨入鍋蒸熟;12. 蒸熟的糯米放在盆中加入胡椒粉(白胡椒粉)少許、熟豬油、筍、雞蛋黃糕、干貝、火腿、香菇、雞腕,再加鹽適量、味精少許拌和均勻;13. 將拌和均勻的糯米等從雞頸刀口處灌入雞肚內用手壓平,使糯米餡心在雞肚內分佈均勻,刀口處用竹蔑別好封口;14. 灌好餡後,用開水燙一下,使雞皮收縮繃緊,放入盤中加黃酒、蔥、姜,上籠用旺火蒸40 分鐘;15. 蒸至七成爛時將雞取出放在大搪瓷盤中,趁熱在雞身上蓋一塊乾淨布,用小砧板壓約20 分鐘,使雞身與餡心粘合板實;16. 雞身與餡心粘合板實後,撒上乾麵粉塗勻;17. 將雞蛋磕入碗內攪勻,在雞身上塗敷一層蛋液,再沾一層麵包屑;18. 鍋放旺火上,下熟豬油燒至六成熱,取雞下鍋炸10 分鐘左右,待外層呈金黃,撈出放在砧板上;19. 將雞腹向上,先從中一剖兩半,再橫過來順著雞身,切成2 厘米寬的長方塊,按原雞形擺入盤中;20. 上桌時跟辣椒油、花椒鹽各1 小碟佐食。
工藝提示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熟豬油750克。
整雞脫骨法:
1. 將煙好毛未開膛的整雞放在菜案上,用刀在雞頸左側的根部沿著頸骨直劃6 厘米來長的口,將刀口處的皮撐開(不可將刀口撕大),取出頸骨,用刀尖在靠近雞頭處將頸骨割斷;
2. 從雞頸部的刀口處連皮帶肉緩緩向下剝,用小刀將肉與筋、骨剝離,剝至兩膀骨的關節露出之後,將連接關節的筋肉割斷(割時刀貼骨,順骨而下),使翅膀骨與雞腔骨脫離,然後將翅膀骨抽出即可(脫骨雞翅膀不剔);
3. 將雞胸朝上置於菜案上,用手把胸部的突起處按一按,以免向下翻剝時骨頭將雞戳破。然後繼續將雞肉向下翻剝,隨時用小刀割斷與肉相連的筋膜。雞的背部肉少,皮緊貼脊椎骨,翻剝時不注意很容易破裂,應先用小刀輕輕地將皮肉割離再行翻剝;
4. 翻剝雞的腿部時應使雞胸朝上,一手執左大腿,一手執右大腿,將兩腿向背部翻(翻雞腿時不可撒破雞皮),使大腿關節露出,用刀順著腿與腔骨的骨縫將筋和肉割斷,再繼續翻剝;
整雞脫骨法:
1. 將煙好毛未開膛的整雞放在菜案上,用刀在雞頸左側的根部沿著頸骨直劃6 厘米來長的口,將刀口處的皮撐開(不可將刀口撕大),取出頸骨,用刀尖在靠近雞頭處將頸骨割斷;
2. 從雞頸部的刀口處連皮帶肉緩緩向下剝,用小刀將肉與筋、骨剝離,剝至兩膀骨的關節露出之後,將連接關節的筋肉割斷(割時刀貼骨,順骨而下),使翅膀骨與雞腔骨脫離,然後將翅膀骨抽出即可(脫骨雞翅膀不剔);
3. 將雞胸朝上置於菜案上,用手把胸部的突起處按一按,以免向下翻剝時骨頭將雞戳破。然後繼續將雞肉向下翻剝,隨時用小刀割斷與肉相連的筋膜。雞的背部肉少,皮緊貼脊椎骨,翻剝時不注意很容易破裂,應先用小刀輕輕地將皮肉割離再行翻剝;
4. 翻剝雞的腿部時應使雞胸朝上,一手執左大腿,一手執右大腿,將兩腿向背部翻(翻雞腿時不可撒破雞皮),使大腿關節露出,用刀順著腿與腔骨的骨縫將筋和肉割斷,再繼續翻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