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徽州蒸雞
工藝:
蒸
口味:
板栗鴨黃,雞色金紅,色味俱美。
類別:
貧血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秋季養生調理
主料:
母雞 1500克 栗子(鮮) 200克
輔料:
調料:
醬油20克 黃酒20克 鹽10克 冰糖1克 花生油75克 姜10克 小蔥10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將雞宰殺去毛,從脊背剖開,除去內臟洗淨;2. 板栗剝殼,除淨內衣;3. 用刀尖在雞肋骨處扎幾下,在雞大腿內側順腿形用刀劃一下,入鍋煮至雞皮繃緊撈起瀝水,趁熱取醬油塗抹均勻;4. 炒鍋置旺火上,放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將雞入鍋炸至雞皮呈金紅色時,撈出瀝油;5. 取大碗1 只,放入蔥結、姜塊,將雞脯向下放碗裡,擺上板栗,撒勻精鹽、冰糖、醬油、黃酒、雞湯200毫升,上籠用旺火蒸至雞肉熟爛,取出反扣在盤中即成。
工藝提示
1.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花生油1000克;
2. 金秋時節,板栗新下,母雞正肥,宜製作此菜,為應時佳餚。
2. 金秋時節,板栗新下,母雞正肥,宜製作此菜,為應時佳餚。
歷史文化
「黃雞啄黍秋正肥」,選用此時之雞炸後與板栗同蒸,板栗鴨黃,雞色金紅,色味俱美,是桂花飄香時徽州的傳統名菜。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母雞:雞肉忌與野雞、甲魚、鯉魚、鯽魚、兔肉、蝦子以及蔥蒜等一同食用;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不宜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栗子(鮮):栗子不宜與牛肉、鴨肉、杏仁一起食用。
歷史文化 「黃雞啄黍秋正肥」,選用此時之雞炸後與板栗同蒸,板栗鴨黃,雞色金紅,色味俱美,是桂花飄香時徽州的傳統名菜。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不宜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栗子(鮮):栗子不宜與牛肉、鴨肉、杏仁一起食用。
歷史文化 「黃雞啄黍秋正肥」,選用此時之雞炸後與板栗同蒸,板栗鴨黃,雞色金紅,色味俱美,是桂花飄香時徽州的傳統名菜。
食譜營養
母雞:母雞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身壯體的作用。母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母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栗子(鮮):栗子中所含的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礦物質,能防治高血壓病、冠心病、動脈硬化、骨質疏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壽的滋補佳品;栗子味甘,性溫,入脾、胃、腎經;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之功效。
栗子(鮮):栗子中所含的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礦物質,能防治高血壓病、冠心病、動脈硬化、骨質疏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壽的滋補佳品;栗子味甘,性溫,入脾、胃、腎經;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