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風味雞
工藝:
燒
口味:
雞色紅潤,外酥裡嫩,鹹鮮香甜,連骨嚼食,別有風味。
類別:
補虛養身調理 健脾開胃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主料:
母雞 1800克
輔料:
花生仁(生) 50克 芝麻 50克
調料:
醬油50克 味精1克 白砂糖25克 黃酒50克 小蔥5克 姜5克 花生油50克 鹽4克 香油10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雞宰殺治淨,從脊背開刀,除去內臟和嗉囊,洗淨後把雞頭、翅膀尖和雞爪剁下,用刀尖扎破雞眼,再將雞放在盤中,加黃酒醃漬;2. 將芝麻、花生炒熟碾碎,加白糖15 克拌勻;3. 炒鍋置旺火,放入花生油,燒至五成熱,將雞和雞頭、翅尖、雞爪投入鍋中,炸成黃色時,倒入漏勺瀝油;4. 原鍋留底油,下雞、雞頭、雞爪、翅尖,加醬油、白糖10 克、薑片、蔥段、鹽、雞湯200毫升,用中火燒開,移小火燒10 分鐘,再移到旺火上燒至湯汁稠濃,加味精;5. 待湯汁燒干後,盛出改刀,按雞原形擺好,撒上芝麻花生米,淋入香油即成。
工藝提示
1. 此菜宜用當年仔母雞製作,先炸後燒,再收汁,顏色油亮,質地軟嫩;
2.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花生油1000克。
2.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花生油1000克。
歷史文化
風味雞以炸、燒和收汁為烹調特色,系皖南山區名菜,雞身粘附濃厚湯汁,撒上芝麻和花生米,雞色紅潤,外酥裡嫩,鹹鮮香甜,連骨嚼食,別有風味。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母雞:雞肉忌與野雞、甲魚、鯉魚、鯽魚、兔肉、蝦子以及蔥蒜等一同食用;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不宜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花生仁(生):花生不宜與黃瓜、螃蟹同食,否則易導致腹瀉;花生不可與香瓜同食。
芝麻:芝麻忌與雞肉同食。
歷史文化 風味雞以炸、燒和收汁為烹調特色,系皖南山區名菜,雞身粘附濃厚湯汁,撒上芝麻和花生米,雞色紅潤,外酥裡嫩,鹹鮮香甜,連骨嚼食,別有風味。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不宜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花生仁(生):花生不宜與黃瓜、螃蟹同食,否則易導致腹瀉;花生不可與香瓜同食。
芝麻:芝麻忌與雞肉同食。
歷史文化 風味雞以炸、燒和收汁為烹調特色,系皖南山區名菜,雞身粘附濃厚湯汁,撒上芝麻和花生米,雞色紅潤,外酥裡嫩,鹹鮮香甜,連骨嚼食,別有風味。
食譜營養
母雞:母雞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身壯體的作用。母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母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花生仁(生):花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煙酸、維生素k、鈣、鎂、鋅、硒等營養元素,有增強記憶力、抗老化、止血、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減少腸癌發生的作用;其性平,味甘;入牌、肺經;具有醒牌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調氣,清咽止咳之功效。
芝麻:芝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還有糖類、維生素a、維生素e、卵磷脂、鈣、鐵、鎂等營養成分。
花生仁(生):花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煙酸、維生素k、鈣、鎂、鋅、硒等營養元素,有增強記憶力、抗老化、止血、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減少腸癌發生的作用;其性平,味甘;入牌、肺經;具有醒牌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調氣,清咽止咳之功效。
芝麻:芝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還有糖類、維生素a、維生素e、卵磷脂、鈣、鐵、鎂等營養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