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皮絲球
工藝:
清烹
口味:
造型優美,三色相映,軟嫩筋韌,鹹鮮可口。
類別:
補虛養身調理 壯腰健腎調理 健脾開胃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主料:
豬肉皮 60克 肥膘肉 50克 蝦仁 150克
輔料:
香菇(鮮) 10克 火腿 5克 生菜 5克
調料:
姜5克 味精1克 澱粉(玉米)5克 鹽5克 黃酒15克 雞油10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鮮豬肉皮刮淨放鍋中煮至半熟撈出,再刮洗油膘,壓平後片成薄片,改切成細絲曬乾;2. 曬乾後投入溫油浸透,再以熱油漲發即成油發皮絲;3. 將油發皮絲放入溫水中加放鹼粉0.2克,搓洗皮絲上的油,然後再用溫水洗一次,換清水洗一次,擠去水,切成2 厘米長的段;4. 蝦仁和肥膘肉放在砧板上剁成泥,放碗裡加精鹽3 克、黃酒、味精、薑末和水150毫升,攪拌上勁,再放入干澱粉4 克攪勻;5. 皮絲放蝦泥中拌勻成餡心;6. 生菜葉、火腿和香菇均切成1.5 厘米的絲,放盤中拌勻成三色;7. 左手抓起一團餡心握在手中擠出元子,右手捏著元子在三色絲上輕輕一滾,粘上三色絲即成「皮絲球」生坯,放在盤中;8. 如此一一做好,上籠蒸10 分鐘左右取出;9. 炒鍋置旺火,放入雞湯150毫升、精鹽燒開,將干澱粉用水調稀淋入鍋中推攪幾下,待湯呈米色淋上雞油出鍋澆在皮絲球上即成。
工藝提示
攪拌餡心,150毫升清水要分次加入,順一個方向攪打上勁,不便?仕?。若以高湯代水,風味更佳。
歷史文化
1. 皮絲是豬皮加工干制而成,其形如粉絲,故名。用時水發或油發。水發皮絲,柔韌耐嚼,膠質厚;油發皮絲,鬆軟且韌能含汁。兩者味均美,可做大菜,熱炒菜,也可做冷盤菜;
2. 皮絲球是淮北、壽縣、鳳台縣地區的傳統名菜。
2. 皮絲球是淮北、壽縣、鳳台縣地區的傳統名菜。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肥膘肉: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蝦仁:1. 食蝦嚴禁同時服用大量維生素c,否則,可生成三價砷,能致死;
2. 不宜與豬肉同食,損精;
3. 忌與狗肉、雞肉、獐肉、鹿肉、南瓜同食;
4. 忌糖;果汁與蝦相剋,同食會腹瀉。
歷史文化 1. 皮絲是豬皮加工干制而成,其形如粉絲,故名。用時水發或油發。水發皮絲,柔韌耐嚼,膠質厚;油發皮絲,鬆軟且韌能含汁。兩者味均美,可做大菜,熱炒菜,也可做冷盤菜;
2. 皮絲球是淮北、壽縣、鳳台縣地區的傳統名菜。
蝦仁:1. 食蝦嚴禁同時服用大量維生素c,否則,可生成三價砷,能致死;
2. 不宜與豬肉同食,損精;
3. 忌與狗肉、雞肉、獐肉、鹿肉、南瓜同食;
4. 忌糖;果汁與蝦相剋,同食會腹瀉。
歷史文化 1. 皮絲是豬皮加工干制而成,其形如粉絲,故名。用時水發或油發。水發皮絲,柔韌耐嚼,膠質厚;油發皮絲,鬆軟且韌能含汁。兩者味均美,可做大菜,熱炒菜,也可做冷盤菜;
2. 皮絲球是淮北、壽縣、鳳台縣地區的傳統名菜。
食譜營養
豬肉皮:豬皮中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質,有效防止皮膚過早褶皺,延緩皮膚的衰老過程,並且還有滋陰補虛,養血益氣之功效。
肥膘肉:肥膘肉中含有多種脂肪酸,能提供極高的熱量,並且含有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e、維生素a、鈣、鐵、磷、硒等營養元素;但肥豬肉中膽固醇、脂肪含量都很高,故不宜多食,而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則不宜食用。
肥膘肉:肥膘肉中含有多種脂肪酸,能提供極高的熱量,並且含有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e、維生素a、鈣、鐵、磷、硒等營養元素;但肥豬肉中膽固醇、脂肪含量都很高,故不宜多食,而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則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