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鍋塌銀魚
工藝:
塌
口味:
色澤金黃,銀魚鮮嫩味香。
類別:
脾調養調理 高脂血症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主料:
銀魚 100克
輔料:
肥膘肉 25克 雞胸脯肉 50克 雞蛋清 50克 雞蛋 160克
調料:
料酒25克 味精1克 豬油(煉製)100克 鹽3克 小蔥5克 姜5克 澱粉(蠶豆)5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蔥、姜洗淨,均切成細米;2. 將銀魚通條從脊背開刀,取出脊骨刺,沖洗乾淨後放入碗內,加料酒15 克、精鹽少許、味精少許略醃一下;3. 將生雞脯肉、豬肥膘用刀分別剁成細泥,放入碗內加入雞蛋清50克攪拌均勻,再加入料酒適量、精鹽適量、味精少許調勻;4. 最後將雞蛋磕在碗內攪勻,倒入調好的雞泥碗內,用筷子攪拌濃稠後再加入雞清湯50毫升、水澱粉調勻;5. 煸鍋上旺火燒熱,倒入熟豬油75 克,下蔥姜米烹鍋,再將銀魚逐條整齊地碼放在鍋底,然後倒入調勻的雞肉泥,並用手勺向周圍攤平;6. 順鍋邊再淋熟豬油25 克,輕輕晃動鍋,使雞泥和銀魚在鍋中旋轉,然後大翻鍋,再燜約2 分鐘左右呈金黃色時已熟,起鍋,使銀魚在上,裝在盤內即可上席。
工藝提示
1. 鍋塌菜品先煎後燒,煎前鍋要刷淨,魚和雞泥糊下入鍋後不斷淋油,避免粑鍋,待上面雞泥凝固後再大翻勺,兩面煎黃。
2. 塌時,湯汁以將沒過原料為好,用小火完全收干,使味汁吃進魚肉雞泥,成菜後應無湯汁,才是名副其實的塌菜。
2. 塌時,湯汁以將沒過原料為好,用小火完全收干,使味汁吃進魚肉雞泥,成菜後應無湯汁,才是名副其實的塌菜。
歷史文化
銀魚與梅鱭、白蝦並稱「太湖三寶」,清康熙年間並列為貢品,近百年來。無錫和蘇州地區製出許多銀魚名餚,如「香脆銀魚」、「銀魚炒蛋」、「太湖銀魚」等,「鍋塌銀魚」也是其中之一,色澤金黃,銀魚鮮嫩味香,系無錫傳統名菜。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肥膘肉: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雞胸脯肉:雞胸肉忌與野雞、甲魚、芥末、鯉魚、鯽魚、兔肉、李子、蝦子、芝麻、菊花以及蔥蒜等一同食用;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雞蛋清:雞蛋清不能與白糖、豆漿、兔肉同食。
雞蛋:雞蛋不宜與糖同煮;與糖精、紅糖同食會中毒;與鵝肉同食損傷脾胃;與兔肉、柿子同食導致腹瀉;同時不宜與甲魚、鯉魚、豆漿、茶同食。
歷史文化 銀魚與梅鱭、白蝦並稱「太湖三寶」,清康熙年間並列為貢品,近百年來。無錫和蘇州地區製出許多銀魚名餚,如「香脆銀魚」、「銀魚炒蛋」、「太湖銀魚」等,「鍋塌銀魚」也是其中之一,色澤金黃,銀魚鮮嫩味香,系無錫傳統名菜。
雞胸脯肉:雞胸肉忌與野雞、甲魚、芥末、鯉魚、鯽魚、兔肉、李子、蝦子、芝麻、菊花以及蔥蒜等一同食用;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雞蛋清:雞蛋清不能與白糖、豆漿、兔肉同食。
雞蛋:雞蛋不宜與糖同煮;與糖精、紅糖同食會中毒;與鵝肉同食損傷脾胃;與兔肉、柿子同食導致腹瀉;同時不宜與甲魚、鯉魚、豆漿、茶同食。
歷史文化 銀魚與梅鱭、白蝦並稱「太湖三寶」,清康熙年間並列為貢品,近百年來。無錫和蘇州地區製出許多銀魚名餚,如「香脆銀魚」、「銀魚炒蛋」、「太湖銀魚」等,「鍋塌銀魚」也是其中之一,色澤金黃,銀魚鮮嫩味香,系無錫傳統名菜。
食譜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