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鱔魚剖開去內臟、骨及頭尾,洗淨,切成長約4厘米的段;2. 大蒜剝去皮洗淨,姜切片,蔥切細花,豆瓣剁細;3. 炒鍋內下油75克,燒至七成熱時,放入鱔魚段,加少許鹽煸炒,煸至鱔魚段不粘鍋,吐油時剷起;4. 鍋內另下菜籽油50克,燒至五成熱時,下豆瓣煸至油呈紅色時摻湯,同時把鱔魚段,大蒜、姜、醬油、胡椒粉下鍋,用中火慢燒約10分鐘(以大蒜燒熟為度);5. 下濕澱粉收濃,亮油,起鍋下蔥花,合勻入盤,菜面上撒上花椒面即可。
菜品:
大蒜燒鱔魚
工藝:
蒜燒
口味:
類別:
四川菜 氣血雙補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壯腰健腎調理
主料:
鱔魚 1000克
輔料:
大蒜 200克
調料:
姜8克 大蔥8克 鹽10克 醬油8克 胡椒粉5克 花椒粉5克 豆瓣23克 澱粉(玉米)20克 菜籽油125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工藝提示
1. 精選肥瘦相連帶的豬腿肉,煮肉時以斷生、肉熟皮軟為度,不宜過爛。
2. 炒肉片時要旺火熱鍋,加少許精鹽才能使肉片炒至吐油、四周微卷,呈燈盞窩狀。
2. 炒肉片時要旺火熱鍋,加少許精鹽才能使肉片炒至吐油、四周微卷,呈燈盞窩狀。
歷史文化
「回鍋肉」是家常風味菜餚。據傳說,這道菜是四川人每逢初一、十五改善生活的當家菜,當時的做法是先白煮而後爆炒。清末時,成都有位姓凌的翰林,因官途失退隱家居,潛心研究烹飪,他將原來先煮後炒的回鍋肉改為先將豬肉去腥碼味,以隔水容器密封的方法蒸熟後再煎炒成菜。這種烹飪方法保持了濃郁鮮香的肉味。自此,早蒸回鍋肉便流傳開來。家常做法還是以先煮後炒居多。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鱔魚:鱔魚不宜於狗肉、狗血、南瓜、菠菜、紅棗同食。
大蒜:大蒜忌與蜂蜜同食。
大蒜:大蒜忌與蜂蜜同食。
食譜營養
鱔魚:鱔魚富含dha和卵磷脂它是構成人體各器官組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鱔魚特含降低血糖和調節血糖的「鱔魚素」,且所含脂肪極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鱔魚含豐富維生素a,能增進視力,促進皮膜的新陳代謝。鱔魚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固脫、溫陽益脾、滋補肝腎、祛風通絡等功效,適用內痔出血、氣虛脫肛、產後瘦弱、婦女勞傷、子宮脫垂、腎虛腰痛、四肢無力、風濕麻痺、口眼歪斜等症。
大蒜:大蒜被譽為「廣譜抗菌素」,因為大蒜揮發油中所含的大蒜辣素等具有明顯的抗炎滅菌作用,其殺菌能力可達到青黴素的十分之一,對病原菌和寄生蟲都有良好的殺滅作用,可以起到預防流感、防止傷口感染、治療感染性疾病和驅蟲的功效。同時大蒜還具有調節人體胰島素、防癌抗癌、抑制癌腫、降低血脂、防止血栓、延緩衰老、預防鉛中毒等功效。
大蒜:大蒜被譽為「廣譜抗菌素」,因為大蒜揮發油中所含的大蒜辣素等具有明顯的抗炎滅菌作用,其殺菌能力可達到青黴素的十分之一,對病原菌和寄生蟲都有良好的殺滅作用,可以起到預防流感、防止傷口感染、治療感染性疾病和驅蟲的功效。同時大蒜還具有調節人體胰島素、防癌抗癌、抑制癌腫、降低血脂、防止血栓、延緩衰老、預防鉛中毒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