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肥嫩母雞宰殺後,在肛門下方橫開一刀,掏去內臟,敲斷腿骨,剁掉膀尖、爪尖,洗淨;2. 盆中放精鹽、味精、黃酒、白酒、胡椒粉、花椒、八角、小茴香調勻,遍搓於雞身上,醃漬待用;3. 將蔥切成5 厘米長的段,姜切片;4. 火腿、油菜切成細絲;5. 將醃好的雞取出裝盆,上籠蒸至七成熟取出;6. 用淨布搌干浮水,擺正頭、頸、使兩膀向前,用大片網油將雞全身包住;7. 將雞蛋清注入碗內,摻濕澱粉攪成蛋清糊;8. 淨炒鍋添豬油置旺火上,待油溫升至七成熱時,將包好網油的雞塗上蛋糊,投入油鍋,用手勺輕輕翻動,炸至金黃色撈出瀝油;9. 原油鍋中投入粉絲,炸至雪白色撈出裝入扒盤,撒上火腿絲、油菜絲;10. 將炸好的雞放於其上,立即端上餐桌;11. 使雞頭朝上,用筷子按穩,拿餐刀朝雞脖根猛刺一刀,使熱蒸氣冒出,隨即將雞肉剞成十字花刀再開始食用。
菜品:
彩色燈籠雞
工藝:
脆炸
口味:
雞肉外酥裡嫩,粉絲干香酥脆。
類別:
青少年食譜 補虛養身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主料:
母雞 1000克
輔料:
豬網油 200克 粉絲 50克 火腿 10克 油菜 10克 雞蛋清 50克
調料:
鹽5克 味精1克 白酒1克 黃酒20克 胡椒粉1克 花椒5克 澱粉(蠶豆)20克 茴香籽[小茴香籽]5克 八角5克 小蔥30克 豬油(煉製)100克 姜20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工藝提示
1. 雞初加工時,注意保持雞皮完整,若有破洞,熱氣隨集隨散,上桌用刀猛刺脖根,無蒸氣冒出,功虧一簣;
2. 大片網油包住雞身,頭及翅膀不包,造型美觀;
3. 炸時用手勺輕輕推動,勿傷網油;
4.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熟豬油2000克。
2. 大片網油包住雞身,頭及翅膀不包,造型美觀;
3. 炸時用手勺輕輕推動,勿傷網油;
4.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熟豬油2000克。
歷史文化
「彩色燈籠雞」是山西傳統名菜。整雞醃漬入味。是蒸後裹以豬網油炸熟,以油炸粉絲墊底。上桌時雞脖朝上,用餐刀猛刺脖根,一股蒸氣立即從刺口騰空冒出,狀如燈籠,由此得名。成品如金雞臥銀巢,造型美觀,葷素集於一饌,佐酒最宜。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母雞:雞肉忌與野雞、甲魚、鯉魚、鯽魚、兔肉、蝦子以及蔥蒜等一同食用;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不宜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雞蛋清:雞蛋清不能與白糖、豆漿、兔肉同食。
歷史文化 「彩色燈籠雞」是山西傳統名菜。整雞醃漬入味。是蒸後裹以豬網油炸熟,以油炸粉絲墊底。上桌時雞脖朝上,用餐刀猛刺脖根,一股蒸氣立即從刺口騰空冒出,狀如燈籠,由此得名。成品如金雞臥銀巢,造型美觀,葷素集於一饌,佐酒最宜。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不宜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雞蛋清:雞蛋清不能與白糖、豆漿、兔肉同食。
歷史文化 「彩色燈籠雞」是山西傳統名菜。整雞醃漬入味。是蒸後裹以豬網油炸熟,以油炸粉絲墊底。上桌時雞脖朝上,用餐刀猛刺脖根,一股蒸氣立即從刺口騰空冒出,狀如燈籠,由此得名。成品如金雞臥銀巢,造型美觀,葷素集於一饌,佐酒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