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神仙雞
工藝:
隔水燉
口味:
味道鮮美,香味四溢。
類別:
老人食譜 補虛養身調理 健脾開胃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主料:
雞 1500克
輔料:
木耳(水發)15克 紫菜(干) 10克 油菜心 25克
調料:
枸杞子6克 小蔥10克 白胡椒3克 姜5克 八角2克 肉桂3克 陳皮2克 肉豆蔻2克 鹽10克 茴香籽[小茴香籽]1克 白砂糖15克 五味子5克 料酒15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將宰殺好的雞用冷水洗淨,放入涼水鍋內燒開,撇去浮沫,加鹽和料酒,用文火煮20~30 分鐘撈出,放於蒸盆內;2. 加入各種調料(用布包住),注入肉湯,用白麻紙粘漿糊將盆口封嚴,入籠蒸熟;3. 將盆取出,麻紙揭開,把放調料的紗布袋撈出;4. 待雞放涼後加入木耳、紫菜、油菜心,重新糊好麻紙,上籠蒸透即可上席。
工藝提示
雞蒸2 次,既入味又軟爛,故有「神仙」之名。
歷史文化
1. 據傳,遠在春秋時期,晉國公與隨從外出狩獵,途經太平鎮(今襄汾縣),腹中飢餓,便來到一家飯館。店家將一盆用棉麻紙覆蓋的菜餚端上來,晉國公持筷剛一捅破紙,盆內熱氣飄出,一股清香撲鼻而來,不禁失聲叫絕,連連稱香。片刻,連雞帶湯吃個精光,連聲說道:「雞香,湯香,和神仙吃的雞一樣」。「神仙雞」由此得名。至清代,「神仙雞」成了古太平縣世襲豪門南高劉家、師莊尉家的珍饌佳餚,後流傳於市井,成為聞名三晉的佳餚;
2. 「神仙雞」是襄汾縣傳統名饌。它是以雞為主料,用多種中草藥為輔料,精工細做而成。
2. 「神仙雞」是襄汾縣傳統名饌。它是以雞為主料,用多種中草藥為輔料,精工細做而成。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雞:雞肉忌與野雞、甲魚、鯉魚、鯽魚、兔肉、蝦子以及蔥蒜等一同食用;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不宜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木耳(水發) :木耳忌與田螺、野雞、野鴨同食。
紫菜(干):紫菜不宜與柿子同食;不宜與酸澀的水果共同食用,易造成胃腸不適。
歷史文化 1. 據傳,遠在春秋時期,晉國公與隨從外出狩獵,途經太平鎮(今襄汾縣),腹中飢餓,便來到一家飯館。店家將一盆用棉麻紙覆蓋的菜餚端上來,晉國公持筷剛一捅破紙,盆內熱氣飄出,一股清香撲鼻而來,不禁失聲叫絕,連連稱香。片刻,連雞帶湯吃個精光,連聲說道:「雞香,湯香,和神仙吃的雞一樣」。「神仙雞」由此得名。至清代,「神仙雞」成了古太平縣世襲豪門南高劉家、師莊尉家的珍饌佳餚,後流傳於市井,成為聞名三晉的佳餚;
2. 「神仙雞」是襄汾縣傳統名饌。它是以雞為主料,用多種中草藥為輔料,精工細做而成。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不宜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木耳(水發) :木耳忌與田螺、野雞、野鴨同食。
紫菜(干):紫菜不宜與柿子同食;不宜與酸澀的水果共同食用,易造成胃腸不適。
歷史文化 1. 據傳,遠在春秋時期,晉國公與隨從外出狩獵,途經太平鎮(今襄汾縣),腹中飢餓,便來到一家飯館。店家將一盆用棉麻紙覆蓋的菜餚端上來,晉國公持筷剛一捅破紙,盆內熱氣飄出,一股清香撲鼻而來,不禁失聲叫絕,連連稱香。片刻,連雞帶湯吃個精光,連聲說道:「雞香,湯香,和神仙吃的雞一樣」。「神仙雞」由此得名。至清代,「神仙雞」成了古太平縣世襲豪門南高劉家、師莊尉家的珍饌佳餚,後流傳於市井,成為聞名三晉的佳餚;
2. 「神仙雞」是襄汾縣傳統名饌。它是以雞為主料,用多種中草藥為輔料,精工細做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