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甲魚的頭、頸剁下,放淨血,腹部開一個長6.6厘米的口,放在開水中燙一下。然後,刮去背甲上黑皮,將裙邊(即背甲四周的軟邊)刮白,再放入涼水鍋中用旺火燒開,約煮5分鐘取出,泡在涼水中,揭去背甲,掏出內臟,割下裙邊和腿爪。裙邊切成長五厘米的塊,腿爪去掉趾甲豎劈兩半,再用溫水洗淨;大蔥洗淨切段;姜洗淨切片;澱粉加水調成芡汁備用。
2.將花生油倒入炒鍋內,用旺火燒熱,下入蒜瓣炸一下,撈出待用,再將裙爪放入炒鍋內煸炒兩下,隨即下入紹酒、精鹽、雞湯100克、醬油、胡椒粉、蔥段、薑片,蓋上蓋燒5分鐘取出。
3.將炸過的蒜瓣放在碗底中心,周圍擺好火腿片和香菇,然後分別碼上裙邊和腿爪,把湯倒在上面上屜用旺火煮半小時取出,把湯汁潷入炒鍋中,裙爪扣在盤中,炒鍋裡再加入雞湯,上旺火燒開,用調稀的濕澱粉勾成濃芡,下入味精,淋上香油,澆在裙爪上面即成。
菜品:
燒裙爪
工藝:
蒜燒
口味:
類別:
動脈硬化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滋陰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主料:
甲魚 2000克
輔料:
香菇(鮮) 25克 金華火腿 25克 大蒜 50克
調料:
胡椒粉3克 大蔥10克 姜10克 黃酒15克 鹽1克 味精5克 醬油20克 澱粉(豌豆)10克 香油25克 花生油50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工藝提示
1. 羊肉用內蒙古的北口閹羊,選腰窩方子、排叉和脖子;
2. 緊肉時皮朝下不易糊,每放一塊都要等湯燒開才不腥,不能火候不足;
3. 初炸肉時,四周起白泡,約炸10 分鐘到肉面全部起白泡時即為炸透;
4.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花生油1000克;
5. 口蘑用25克涼水泡24小時即得口蘑湯。
2. 緊肉時皮朝下不易糊,每放一塊都要等湯燒開才不腥,不能火候不足;
3. 初炸肉時,四周起白泡,約炸10 分鐘到肉面全部起白泡時即為炸透;
4.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花生油1000克;
5. 口蘑用25克涼水泡24小時即得口蘑湯。
歷史文化
1. 香料也稱粗料,一般由下列4 種原料組成,即八角100 克、花椒50克、小茴香12.5 克、甘草12.5 克,共175 克。用以提味去腥。藥料亦稱細料,一般由下列9 種原料組成,即桂皮25 克、果肉12.5 克、丁香25 克、砂仁25 克、肉桂10 克、陳皮15 克、白芷10 克、三奈6.5 克、豆寇仁6 克,共135 克。黑稀醬即甜面醬;
2. 「燒羊肉」是北京清真館白魁老號的名餚。白魁老號開業於清?乾隆四十五年,原名東長順。因店主白魁製作「燒羊肉」很有名氣,久而久之,人們把東長順直呼為「白魁」了;
3. 「燒羊肉」的製作,還適用於整隻羊的其它部位,即:頭、脖子、蹄子、肚、肥腸、肝、肺、心、連貼等。但頭、蹄、「蠍子」不需要炸,如同時上席即為「燒全羊」;
4.若用燒羊肉的湯放上幾塊燒羊肉和幾粒鮮花椒(將新鮮花椒放入密封壇中用芝麻油浸泡)來拌麵條吃,按北京地區的飲食習慣,此菜一般於每年農曆二月上市,八九月下市。
2. 「燒羊肉」是北京清真館白魁老號的名餚。白魁老號開業於清?乾隆四十五年,原名東長順。因店主白魁製作「燒羊肉」很有名氣,久而久之,人們把東長順直呼為「白魁」了;
3. 「燒羊肉」的製作,還適用於整隻羊的其它部位,即:頭、脖子、蹄子、肚、肥腸、肝、肺、心、連貼等。但頭、蹄、「蠍子」不需要炸,如同時上席即為「燒全羊」;
4.若用燒羊肉的湯放上幾塊燒羊肉和幾粒鮮花椒(將新鮮花椒放入密封壇中用芝麻油浸泡)來拌麵條吃,按北京地區的飲食習慣,此菜一般於每年農曆二月上市,八九月下市。
食用方法
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食譜相剋
甲魚:甲魚不宜與桃子、莧萊、雞蛋、豬肉、兔肉、薄荷、芹菜、鴨蛋、鴨肉、芥末、雞肉、黃鱔、蟹一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