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南府蘇造肉
工藝:
鹵
口味:
其色澤醬紅,酥而不爛,入口即化,香味撲鼻。
類別:
補虛養身調理 滋陰調理 健脾開胃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主料:
豬腿肉 2500克 豬心 500克 豬肝 500克 豬脾 500克 豬肺 500克 豬腰子 500克
輔料:
調料:
鹽50克 白礬5克 醋100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將豬腿肉洗淨,切成12 厘米見方的塊;2. 將豬心、肝、脾、肺、腎分別用明礬、鹽、醋揉擦處理乾淨;3. 然後將豬肉和豬內臟放入鍋內,加清水沒過物料為準,先用大火燒開,再轉小火煮到六、七成熟撈出,倒出湯;4. 換入老鹵2500毫升,放入豬肉和內臟,上扣篾墊,蔑墊上壓重物,繼續煮到全部上了顏色,撈出腿肉,切成大片;5. 在另一鍋內放上蔑墊,蔑墊上鋪一層肉骨頭,倒入蘇造肉、好湯,以沒過物料大半為宜,用大火燒開後,即轉小火;6. 同時放入豬肉片和內臟繼續煨,煨好後,晾涼取出切片裝盤即成。
工藝提示
1. 老鹵:水5000 克、醬油500 克、精鹽150 克、蔥、姜、蒜各15 克、花椒10 克、大茴香10 克燒沸。撇清浮沫,涼後倒入瓷罐貯存,不可動搖,用一次後,可適當加清水、醬油、鹽、沸水煮開後再用;
2. 好湯:以冬季為例,水5000 克,燒開加醬油250 克、鹽100 克再燒開,即用丁香10 克、官桂45 克、甘草30 克、砂仁5 克、桂皮45 克、肉果5 克、蔻仁20 克、肉桂5 克、廣皮30 克,用布包好,放入燒開的湯內煮出味即成,用後適量加料。
2. 好湯:以冬季為例,水5000 克,燒開加醬油250 克、鹽100 克再燒開,即用丁香10 克、官桂45 克、甘草30 克、砂仁5 克、桂皮45 克、肉果5 克、蔻仁20 克、肉桂5 克、廣皮30 克,用布包好,放入燒開的湯內煮出味即成,用後適量加料。
歷史文化
此菜是清代宮廷中的傳統菜。傳說創始人姓蘇,故名南府蘇造肉。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豬腿肉: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豬心:豬心不與吳茱萸合食。
豬肝:豬肝忌與魚肉、雀肉、蕎麥、菜花、黃豆、豆腐、鵪鶉肉、野雞同食;不宜與豆芽、西紅柿、辣椒、毛豆、山楂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同食;動物肝不宜與維生素c、抗凝血藥物、左旋多巴、優降靈和苯乙肼等藥物同食。
豬肺:豬肺不宜與白花菜、飴糖同食。
歷史文化 此菜是清代宮廷中的傳統菜。傳說創始人姓蘇,故名南府蘇造肉。
豬心:豬心不與吳茱萸合食。
豬肝:豬肝忌與魚肉、雀肉、蕎麥、菜花、黃豆、豆腐、鵪鶉肉、野雞同食;不宜與豆芽、西紅柿、辣椒、毛豆、山楂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同食;動物肝不宜與維生素c、抗凝血藥物、左旋多巴、優降靈和苯乙肼等藥物同食。
豬肺:豬肺不宜與白花菜、飴糖同食。
歷史文化 此菜是清代宮廷中的傳統菜。傳說創始人姓蘇,故名南府蘇造肉。
食譜營養
豬腿肉: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瘦肉多的腿肉其膽固醇、脂肪含量相對較少,擔心肥胖或動脈硬化的中老年人適宜食用。
豬心:豬心富含多種營養成份,對加強心肌營養,增強心肌收縮力有很大的作用,適宜心虛多汗、自汗、驚悸恍惚、怔忡、失眠多夢之人、精神分裂症、癲痛、癔病者食用;豬心膽固醇含量偏高,高膽固醇血症者應忌食。
豬肝:豬肝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2、鐵等元素,有補肝、明目、養血的功效,特別適合貧血、常在電腦前工作、愛喝酒的人食用,但因其膽固醇含量較高,所以高膽固醇血症、肝病、高血壓和冠心病患者應少食或不食。
豬心:豬心富含多種營養成份,對加強心肌營養,增強心肌收縮力有很大的作用,適宜心虛多汗、自汗、驚悸恍惚、怔忡、失眠多夢之人、精神分裂症、癲痛、癔病者食用;豬心膽固醇含量偏高,高膽固醇血症者應忌食。
豬肝:豬肝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2、鐵等元素,有補肝、明目、養血的功效,特別適合貧血、常在電腦前工作、愛喝酒的人食用,但因其膽固醇含量較高,所以高膽固醇血症、肝病、高血壓和冠心病患者應少食或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