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蔥油黃魚
工藝:
燒
口味:
類別:
浙江菜 貧血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主料:
大黃魚 750克
輔料:
調料:
小蔥30克 姜30克 胡椒粉2克 白砂糖5克 醬油20克 鹽2克 黃酒30克 味精3克 花生油50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將黃魚開膛,掏去內臟,洗淨,剁去胸鰭、背鰭,在魚身兩面的肉厚處,每隔3 厘米刻一刀;2. 炒鍋置旺火,舀入清水燒沸,放入魚浸沒,加蔥結、薑片、黃酒15克,煮沸,蓋上鍋蓋;3. 再改用微火,保持微沸,魚嫩熟時,撈起裝盤;4. 把姜絲、精鹽、黃酒15克、醬油、白糖、胡椒粉、味精及煮魚原湯100毫升放在小碗中調勻;5. 調勻的味汁澆在魚身上,撒上蔥結;6. 炒鍋中下入花生油,旺火燒至九成熱,淋澆在蔥絲上即成。
工藝提示
製作時必須掌握:第一,以水導熱成熟,調味淡雅,突出本味。故鮮度不夠的魚不宜選用;第二,嫩而不生是此菜的火工要求,魚入鍋一經煮沸,即改用微火,徜沸騰煮魚,則外糊裡生,準確掌握火候,斷生即應及時出鍋,過之,則鮮味走失,肉質發柴,形態塌碎;第三,蔥香是此菜的風味特點,澆蔥之油,須用大沸油,才能燙出撲鼻的蔥香。
歷史文化
黃魚有大小之分,為暖水性回游魚類,主要分佈於黃海南部、東海及南海。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為我國四大海洋經濟魚類。大小黃魚外形相似,大黃魚鱗片較小,小黃魚鱗片較大。大黃魚的尾柄比小黃魚長。大黃魚下唇長於上唇,前端呈圓形,而小黃魚的上下唇等長,前端呈尖形,其肉質細嫩,呈蒜瓣狀,味道清香鮮嫩。「蔥油黃魚」是溫州地方名菜,以鮮、嫩、香三大特點著稱於世,深得食客青睞。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大黃魚:黃魚不能與中藥荊芥同食;吃魚前後忌喝茶;不宜與蕎麥同食。
歷史文化 黃魚有大小之分,為暖水性回游魚類,主要分佈於黃海南部、東海及南海。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為我國四大海洋經濟魚類。大小黃魚外形相似,大黃魚鱗片較小,小黃魚鱗片較大。大黃魚的尾柄比小黃魚長。大黃魚下唇長於上唇,前端呈圓形,而小黃魚的上下唇等長,前端呈尖形,其肉質細嫩,呈蒜瓣狀,味道清香鮮嫩。「蔥油黃魚」是溫州地方名菜,以鮮、嫩、香三大特點著稱於世,深得食客青睞。
歷史文化 黃魚有大小之分,為暖水性回游魚類,主要分佈於黃海南部、東海及南海。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為我國四大海洋經濟魚類。大小黃魚外形相似,大黃魚鱗片較小,小黃魚鱗片較大。大黃魚的尾柄比小黃魚長。大黃魚下唇長於上唇,前端呈圓形,而小黃魚的上下唇等長,前端呈尖形,其肉質細嫩,呈蒜瓣狀,味道清香鮮嫩。「蔥油黃魚」是溫州地方名菜,以鮮、嫩、香三大特點著稱於世,深得食客青睞。
食譜營養
大黃魚:黃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具有健脾升胃、安神止痢、益氣填精之功效,對貧血、體質虛弱、中老年人、失眠、頭暈、食慾不振及婦女產後體虛有良好療效;黃魚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體代謝產生的自由基,能延緩衰老,防治各種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