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豉油菜生魚
工藝:
清蒸
口味:
肉質鮮嫩,爽滑適口,清淡而有豉味。
類別:
水腫調理 貧血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清熱解毒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主料:
黑魚 750克
輔料:
調料:
姜15克 小蔥25克 鹽4克 味精3克 香油1克 白砂糖3克 老抽15克 黃酒10克 胡椒粉2克 植物油30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將生魚(黑魚)宰殺治淨,用毛巾吸乾水分;2. 蔥條10克橫放在碟中;3. 用精鹽擦遍魚身,放在碟內蔥條上,加薑片,下油;4. 將碟放入蒸鍋中,旺火燒沸,蒸約10 分鐘至熟取出;5. 蒸好的魚潷去原汁,去掉薑片、蔥條;6. 把魚轉放在另一碟上,撒上胡椒粉、蔥絲;7. 用中火燒熱炒鍋,下油,燒至微沸,取出適量淋在魚上;8. 隨即放入黃酒、150毫升清水、味精、香油、白糖,燒沸後加醬油和勻淋在魚上便成。
工藝提示
1. 只要湊足5種不同顏色和不同種類的材料都可以稱為「五福」,所以內容並沒有一定的限制;
2. 草蝦易熟,不宜久蒸,所以最後才放;
3. 燉盅入鍋蒸時,如果外鍋水分在未燉足時間就已不足時,一定要加熱水,不能加冷水,否則燉盅易受驟冷衝擊而破裂,取出後也要在底下墊一塊乾布,再放下容器,以延長燉盅的使用壽命。
2. 草蝦易熟,不宜久蒸,所以最後才放;
3. 燉盅入鍋蒸時,如果外鍋水分在未燉足時間就已不足時,一定要加熱水,不能加冷水,否則燉盅易受驟冷衝擊而破裂,取出後也要在底下墊一塊乾布,再放下容器,以延長燉盅的使用壽命。
歷史文化
此菜為家庭菜式,可變通為豉油蒸鯇魚、鳙魚、鯪魚等。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營養
黑魚:每loog黑魚肉中含蛋白質18.5g,脂肪1.2g,還含有18種氨基酸,如組氨酸,3-甲基組氨酸等,還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適用於身體虛弱,低蛋白血症、脾胃氣虛、營養不良,貧血之人食用,西廣一帶民間常視黑魚為珍貴補品,用以催乳、補血。鱧魚有祛風治疳、補脾益氣、利水消腫之效,因此三北地區常有產婦、風濕病患者、小兒疳病者覓烏鱧魚食之,作為一種輔助食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