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桂魚宰殺治淨,取其淨肉300克,備用;2. 取200 克桂魚肉切成7 厘米長、4 厘米寬、0.3 厘米厚的片(約8片);3. 剩餘100 克桂魚肉剁成魚茸盛碗;4. 豬肥膘肉切成7 厘米長、4 厘米寬、0.3 厘米厚的片(約8 片);5. 蝦米加水蒸制後側切成碎粒;6. 大白菜取其葉洗淨,切成7 厘米長的4 片,放入沸水中稍燙後取出攤涼;7. 將魚茸肉內加入雞蛋液50克、蝦米、精鹽、味精、胡椒粉少許、蔥花、薑末、濕澱粉50 克、一起攪拌勻;8. 另將雞蛋50我磕入另一個碗內,加入濕澱粉50 克拌成蛋糊;9. 將豬肥膘肉放在砧板上,抹上一層魚茸,再放上桂魚片,蓋上白菜葉,製成夾茸魚塊,共8 塊,分別抹上蛋糊;10. 將炒鍋置中火上,用油滑鍋後,下入花生油燒至五成熱時,將夾茸魚塊肥肉一面朝下逐塊下鍋,邊煎,邊晃鍋,邊將剩餘的油淋入鍋內;11. 煎至魚塊呈淡黃色,餡心已熟時,將豬肥膘肉翻至上面,繼續煎制,待兩面均呈金黃色,散發出濃郁的香味時起鍋;12. 每片改刀切成4 小塊,整齊地碼放在盤內,撒上花椒鹽、胡椒粉即成。
菜品:
鍋貼桂魚
工藝:
生煎
口味:
此菜兩面金黃,鬆脆鮮嫩,有濃郁的花椒香味,最宜佐酒。
類別:
湖北菜 小兒厭食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健脾開胃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主料:
鱖魚 500克 肥膘肉 200克
輔料:
雞蛋 100克 蝦米 25克 白菜 250克
調料:
胡椒粉2克 小蔥5克 姜5克 鹽4克 香油50克 椒鹽5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工藝提示
火力中等,兩面煎黃,避免外糊內生,功虧一簣。
歷史文化
「鍋貼桂魚」是襄樊地區的傳統名菜。「貼」是該地擅長的一種烹調技法。一般是將兩種以上的原料貼在一起,用豬肥膘肉墊底,以油煎之,不焦不糊,外皮酥脆,夾心軟嫩。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肥膘肉: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雞蛋:雞蛋不宜與糖同煮;與糖精、紅糖同食會中毒;與鵝肉同食損傷脾胃;與兔肉、柿子同食導致腹瀉;同時不宜與甲魚、鯉魚、豆漿、茶同食。
蝦米:1. 吃蝦嚴禁同時服用大量維生素c,否則,可生成三價砷,能致死;
2. 不宜與豬肉同食,損精;
3. 忌與狗肉、雞肉、獐肉、鹿肉、南瓜同食;
4. 忌糖;果汁與蝦相剋,同食會腹瀉。
歷史文化 「鍋貼桂魚」是襄樊地區的傳統名菜。「貼」是該地擅長的一種烹調技法。一般是將兩種以上的原料貼在一起,用豬肥膘肉墊底,以油煎之,不焦不糊,外皮酥脆,夾心軟嫩。
雞蛋:雞蛋不宜與糖同煮;與糖精、紅糖同食會中毒;與鵝肉同食損傷脾胃;與兔肉、柿子同食導致腹瀉;同時不宜與甲魚、鯉魚、豆漿、茶同食。
蝦米:1. 吃蝦嚴禁同時服用大量維生素c,否則,可生成三價砷,能致死;
2. 不宜與豬肉同食,損精;
3. 忌與狗肉、雞肉、獐肉、鹿肉、南瓜同食;
4. 忌糖;果汁與蝦相剋,同食會腹瀉。
歷史文化 「鍋貼桂魚」是襄樊地區的傳統名菜。「貼」是該地擅長的一種烹調技法。一般是將兩種以上的原料貼在一起,用豬肥膘肉墊底,以油煎之,不焦不糊,外皮酥脆,夾心軟嫩。
食譜營養
鱖魚:鱖魚含有蛋白質、脂肪、少量維生素、鈣、鉀、鎂、硒等營養元素,肉質細嫩,極易消化,適於兒童、老人及體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者食用;並具有補氣益脾的滋補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