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紅糟雞
工藝:
醃
口味:
此菜色澤淡紅,肉質鮮嫩,香醇味美,糟香撲鼻。
類別:
氣血雙補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健脾開胃調理
主料:
母雞 1000克 白蘿蔔 400克 紅辣椒 50克
輔料:
調料:
紅糟75克 五香粉1克 白砂糖75克 黃酒125克 白酒50克 鹽10克 白醋50克 味精8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將淨母雞洗淨,剁去腳爪,在膝部用刀稍拍一下;2. 再放入鍋中,加清水1500毫升,上火用微火燒10分鐘,湯至九成熱時,將雞翻個身再煮2分鐘左右;3. 至雞斷生時,撈起晾涼;4. 將紅糟剁細,上籠屜蒸透,取出和入雞湯,用淨紗布過濾,取糟汁待用;5. 將晾涼的雞身切成四塊,留下雞腳,雞頭劈開成二片,翅膀各切成兩段,一併放在小盆裡;6. 雞件內加入味精3克,精鹽5克,白糖35克,糟汁、高粱酒、五香粉,黃酒,攪勻,密封醃1小時取出;7. 將雞塊切成約0.8厘米長,0.4厘米寬的柳條片,擺在盤中,拼上頭腳,翅膀成全雞形;8. 在用醉糟醃雞的同時,將白蘿蔔條洗淨,切成寬,厚各約0.5厘米的長條;9. 在每要蘿蔔條的兩面,一面剞上斜刀,另一面剞上橫刀,成蓑衣蘿蔔;10. 再放進鹽水中浸10分鐘左右去苦汁後,洗淨,捏干;11. 將醃入味的蘿蔔與辣椒同放碗裡,加入白糖40克和白醋調勻,醃漬20分鐘後,取出捏干汁,放在雞肉的兩邊即成。
工藝提示
1. 宜選嫩母雞製作。洗時要除淨雞肚內的污血,保持雞味純正;
2. 醉糟時要密封嚴實,時間越長、香味越濃。
2. 醉糟時要密封嚴實,時間越長、香味越濃。
歷史文化
紅糟是福建菜餚的重要調味品,它是古田紅曲和上等糯米釀製紅酒後的副產品。紅糟色艷、香濃、味醇,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具有防腐、增香、生味、調色的作用。福建民間最喜歡用紅糟做菜,逢年過節,幾乎家家都做糟雞、糟鴨、糟魚、糟肉,寒冬臘月用紅糟醃製鹹菜,更是芳香撲鼻,鹹中帶酸,口味別緻。傳入上海,亦大受百姓歡迎,「紅糟雞」已成為上海傳統名饌。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母雞:雞肉忌與野雞、甲魚、鯉魚、鯽魚、兔肉、蝦子以及蔥蒜等一同食用;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不宜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白蘿蔔:白蘿蔔忌與胡蘿蔔、橘子、柿子、人參、西洋參同食。
歷史文化 紅糟是福建菜餚的重要調味品,它是古田紅曲和上等糯米釀製紅酒後的副產品。紅糟色艷、香濃、味醇,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具有防腐、增香、生味、調色的作用。福建民間最喜歡用紅糟做菜,逢年過節,幾乎家家都做糟雞、糟鴨、糟魚、糟肉,寒冬臘月用紅糟醃製鹹菜,更是芳香撲鼻,鹹中帶酸,口味別緻。傳入上海,亦大受百姓歡迎,「紅糟雞」已成為上海傳統名饌。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不宜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白蘿蔔:白蘿蔔忌與胡蘿蔔、橘子、柿子、人參、西洋參同食。
歷史文化 紅糟是福建菜餚的重要調味品,它是古田紅曲和上等糯米釀製紅酒後的副產品。紅糟色艷、香濃、味醇,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具有防腐、增香、生味、調色的作用。福建民間最喜歡用紅糟做菜,逢年過節,幾乎家家都做糟雞、糟鴨、糟魚、糟肉,寒冬臘月用紅糟醃製鹹菜,更是芳香撲鼻,鹹中帶酸,口味別緻。傳入上海,亦大受百姓歡迎,「紅糟雞」已成為上海傳統名饌。
食譜營養
母雞:母雞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身壯體的作用。母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母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