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餚生香有五招
評價一碟菜餚的成功與否,我們一般是從色香味三方面去評價的,菜餚的香味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很多時候,能夠讓我們產生飢餓感、吊起我們食慾的,大多是因為菜餚的香氣所致。然而我們在烹製雞、鴨、豬、羊、牛、魚、貝等肉類時,或在烹製土豆、白菜、豆角、豆腐等無香味的原料時,若是不放些香料,或處理不好,做出的菜餚不但無香氣, 原料中的腥、臊、膻等異味還會溢出。怎樣將無香氣的原料變得有香氣,讓菜餚更加香氣撲鼻?看,下面的增香法是否對你有幫助?
第一招:借香
原料本身無香味,亦無異味,要烹製出香味,只有靠借香。比如海參、魷魚、燕窩等諸多乾貨,在初加工時,歷經油發、水煮、反覆漂洗,雖然本身營養豐富,但所具有的揮發性香味基質甚微,故均寡而無味。菜餚的香味便只有從其他原料或調味香料中去借。
借香的方法一般有兩種:
一是使用具有揮發性的辛香調料來熗鍋,以達到借香的目的。
二是把辛香調料與禽、肉類(或其鮮湯)一同放在鍋中加熱,以達到借香的目的。
以上兩種方法具體操作時,許多頗懂得些烹飪的人士,特別是有經驗的廚師們,常常是把兩種借香方法結合起來使用,因為這樣可以使香味更加濃郁。
第二招:合香
原料本身雖有些香味基質,但是含量不足或者太單一,則將原料與其它的原料或調料合起來一同烹煮,此方法稱為「合香」。
例如,烹製動物性原料,經常要加入適量的植物性原料。這樣做,不僅在營養互補方面很有益處,而且還可以使各種香味基質在加熱過程中融溶、揚溢,散發出更加豐富的復合性香味。
動物性原料中的肉鮮味揮發基質肌甘酸、谷氨酸等與植物性原料中的鮮味主體谷氨酸、一磷酸腺甘、烏甘酸等,在加熱時,會一齊迅速地分解,在揮發中產生凝集,形成具有復合性香味的聚合團,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合香混合體。
第三招:點香
某些原料在加熱的過程中,雖然有些香氣味道產生,但是不夠「沖」(即香氣不夠濃郁);或根據菜餚的要求,香氣味道還略有欠缺,此時,則可以加入一些適當的原料或調味料來補綴,此法便謂之為「點香」。
比如烹製菜餚,在出勺之前,往往要滴點香油,加些香菜、蔥花、薑末、胡椒粉等;或者是在菜餚裝盤後,撒椒鹽、油烹姜絲等,這即是運用了這些具有揮發性香味原料或調味品,通過瞬時加熱,使其香味基質迅速揮發、溢出,以達到既調「香」,又調味的目的。
- 上一篇:如何守護食物原汁美味 下一篇:做菜時蔥姜蒜椒別亂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