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製作巧克力
一、巧克力的發展史
巧克力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食品之一,它是用熱帶植物可可的果實可可豆磨成粉後,再加入糖和香料等製成的。巧克力帶有濃郁的香味,用它可以製作出各種糖、糕點以及冰激凌等。
但是,最初的巧克力並不用來製作糖果、糕點和冰激凌。大約距今700年前,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將可可豆烘烤後碾碎,再加入胡椒粉、香料、玉米粉和水,製成了一種飲料來飲用,這就是最初的巧克力。
哥倫布是第一個發現可可豆和巧克力的歐洲人,但他本人對此卻不感興趣。後來西班牙探險家科特茲在飲用了巧克力飲料後,精神大振,因此便認為這種飲料可以戰勝疲勞和增強抵抗力,並由此意識到可可豆可以成為搖錢樹,於是他很快便建立了自己的可可種植園,生產可可豆出口到歐洲。
自巧克力流傳到歐洲以後,西班牙的廚師用糖代替了巧克力飲料中的胡椒粉,從而使巧克力的口味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法國的廚師又將焦糖倒在杏仁上,外面再用巧克力包裹,從而製作出了杏仁巧克力。後來,荷蘭化學家范·霍騰發明了從可可豆裡提取可可油的方法,為巧克力的規模化生產鋪平了道路。1847年,世界上第一塊固體巧克力問世。此後不久,瑞士人又在巧克力中加入了奶粉,賦予了巧克力奶油般柔滑的紋理,由此生產出了世界上第一塊奶油巧克力。
二、製作巧克力的原料
在超市裡,我們可以見到各種各樣包裝精美的巧克力。那麼它們都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呢﹖
製作巧克力首先要弄清楚原料的品牌和性質。目前國內常見的巧克力原料品牌很多,其中較為純正、品質較好的有「卡瑪」、「瑞士蓮」等,它們一般都是2千克一包的。巧克力原料的顏色一般有三種,即黑色、棕色和白色。
黑色的巧克力含糖量較低,味道比較苦;棕色的巧克力是牛奶巧克力,口感非常好,深受人們歡迎;白色的巧克力是用可可油與奶和糖混合在一起製成的,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巧克力因為沒有加入可可粉,但用它添加油性色素,便可以調製出各種顏色的巧克力。
三、怎樣製作巧克力
1怎樣融化巧克力
要將大塊純正的巧克力原料製作成小塊的帶餡心的巧克力,需要先將巧克力融化。融化巧克力時既可用微波爐用較低的溫度並不時將巧克力取出稍加攪拌,以降低其溫度,也可將巧克力裝在容器裡,蒙上保鮮膜,然後將容器放入熱水鍋中,用「雙煮」的方法將巧克力融化,還可以使用專門的巧克力融化機。融化巧克力的溫度一般不超過32℃,溫度高了巧克力會吐奶。有人融化巧克力時喜歡將它切得很碎,其實這完全是多餘的。將巧克力切得很碎融化時反而容易產生顆粒,因此只需將巧克力切成小塊即可。但是須注意,融化巧克力時千萬不可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