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變玉米不能吃
☆霉變玉米及其製品不能吃
有關專家對穀物中的主要真菌污染物的毒性、致突變性、致癌性方面進行了研究,發現全球各地區發生食管癌可能的危險因素是串珠鐮刀菌和伏馬菌素(FB)。伏馬菌素(FB)是一組由鐮刀菌產生的真菌毒素。1988年,南非醫學專業委員會的專家首次從串珠鐮刀菌培養物中分離出其水溶性代謝產物,命名為伏馬菌素。迄今,共發現11種FB,其中FB1是污染玉米的主要成分,也是導致中毒的主要原因。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把FB劃分到2B組,即人類可能致癌物。
科學家根據在齧齒類動物進行的短期和長期腎毒性研究的劑量反應關係,得出未出現腎毒性損害的劑量為每天0.2毫克/公斤體重,並以100的安全係數確定了人體FB1或總FB(FB1+FB2+FB3)的暫定每日最大耐受攝入量(PMTDI)為每天2μg/公斤體重。
調查研究顯示,人類食用的玉米FB污染可高達250毫克/千克,有的飼料樣品FB1可高達330毫克/千克。我國尚未開展過全國性糧食FB污染狀況調查,但國內外學者曾針對我國食管癌高發區進行FB污染調查,結果顯示,在我國食管癌高發區的玉米中,FB污染狀況十分嚴重,有的樣品高達155毫克/千克。目前世界上只有瑞士制定了玉米及其製品的伏馬菌素限量標準:FB1+FB2≤1毫克/千克。
☆祛除和預防FB污染的方法 ●減少玉米在田間的真菌污染。 ●不食用霉變玉米及其製品。 ●加強糧食的監督監測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外觀正常的玉米的FB檢出率也很高,所以不能只依靠肉眼觀察。 ●煮玉米粥時加點鹼。一般的烹飪方法不會使FB毒性減低,加鹼可以分解FB,降低其毒性,且能增加維生素的吸收。
- 上一篇:廚房的貯藏功能 下一篇:保鮮膜裹熟食易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