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藠雙椒鯰魚湯的製作關鍵
鯰魚,俗稱「魚」,四川和重慶地區稱「土鯰」、「鯰巴郎」,魚綱屬,鯰科。鯰魚無鱗少刺,肉質細嫩,多棲於江河、湖泊和塘庫中,以生長在長江宜昌以上流域的為佳品,長江宜昌以下流域及湖泊、塘庫的多有泥腥味。近來,在重慶沿長江兩岸的一些餐館流行一款名叫苦雙椒燉鯰魚的湯菜,這是用剛從長江裡捕撈上岸的野生鯰魚加苦、青椒、紅椒烹製而成的「江湖菜」。成菜湯色乳白味極鮮美,魚肉細嫩滑爽,雙椒色艷清香,這裡我便把製作苦雙椒鯰魚湯的關鍵技術作些介紹:
一、用料
鯰魚1尾約1200克 苦200克 鮮青椒75克 鮮紅甜椒75克 蔥白100克 老薑25克 白酒50克 料酒30克 味精5克 雞精2克 胡椒粉3克 精鹽5克 高湯1500克 干細豆粉25克 化豬油100克
二、製作方法:
1鯰魚宰殺後治淨,剁下魚頭斬成6大塊,剔下魚骨斬成段,淨魚肉則片成片;苦去老皮洗淨後,放入高湯內煮至五成待用;青紅椒切成塊;蔥白切成4厘米長的節;老薑切成片;魚頭、魚骨用料酒15克、薑片10克、蔥節50克碼味;魚片用白酒碼味去腥後,加精鹽2克和適量干細豆粉抓勻上漿。
2鍋置旺火上,放入化豬油燒至六成熱,下薑片15克、蔥節20克煸炒出香味,然後放入魚頭、魚骨略炒,摻入高湯,烹入料酒15克,燒沸後,揀去姜、蔥,打去浮沫,放入苦,用中火燉至湯色乳白且苦藠軟時,用抄瓢將魚頭、魚骨、苦撈出盛入瓦缽內墊底。鍋內湯汁放入精鹽3克和雞精、胡椒粉、味精調好味,再放入蔥節30克,燒沸後放入魚片煮熟,起鍋倒入瓦缽內。
3炒鍋重置旺火上,放入25克化豬油燒熱,下青紅椒煸炒出香味後,起鍋倒在瓦缽內的魚片上,即可上桌。
三、關鍵技術
苦藠雙椒鯰魚湯要做到湯鮮魚嫩椒香,應掌握好三個關鍵:即鯰魚的去腥、魚片的上漿和火候的控制。
1鯰魚的去腥。鯰魚離水後體內的氧化三甲胺會慢慢還原為產生腥味的物質——三甲胺,因此鯰魚在烹製前需要通過技術處理除去腥味。本菜在烹製中魚頭、魚骨與魚片加熱的時間有較大差別,須用不同的方法去腥。魚頭、魚骨事先用料酒、薑片、蔥節醃漬5~8分鐘,下鍋前還要先用熱油煸炒至姜、蔥出香味再下魚頭、魚骨煸炒,這樣,一部分魚腥味會隨料酒揮發掉,一部分魚腥味則被姜、蔥芳香氣味除去。而魚片在上漿前應用白酒浸漬5分鐘,再用清水淘洗瀝干,使魚片中的三甲胺被酒精溶解,隨水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