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購大米?
調查策劃:韓林濤
調查員:健康時報記者楊銳、實習記者袁艷
調查顧問:
國家發改委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強化米業項目負責人吳秀林高級經濟師
中國食品科技學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黃聖明教授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專家范志紅教授
調查人數:50人
一位50多歲的主婦感慨地說:「過去買米沒得選,糧店供應什麼就買什麼;現在買米更難選,因為超市裡的品種實在是太多了。」袋裝的、散裝的,進口的、國產的,「珍珠的」、「水晶的」……誰要是想把一家超市貨架上的大米弄個明白,估計得耗上大半天時間。
號稱添加了各種營養成分的大米究竟與普通大米有何不同?免淘米是不是真的不用淘?袋裝米一定比散裝的強嗎?傳說中的「強化大米」到底能不能買到?健康時報記者幫您做了個調查。
調查結果分析
價格高未必營養高
1.38.60%的消費者買米考慮的是價錢,47.37%的人靠以往的經驗,14.03%的人受到宣傳的影響。記者調查發現,不同米的價格相差較大。國產一袋5千克的「利是盤銀」大米標價23.5元、「青清源」35.5元。而同量的「孟泰谷」、「口口」、「七河源」等泰國香米品牌則都在40元以上。
專家點評:並不像有的人認為的那樣,價格高的大米營養好,拿泰國香米來說,范志紅教授介紹,不同價格的米營養成分其實都差不多,可能有人會認為,價格高的泰國香米口感上要好一些。另外,有的大米宣稱添加了各種各樣的營養素,專家認為有的是商家確實添加了相應的營養素,有的卻可能是一種炒作,不過,進入正規超市的商品,品質上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散裝米容易染灰塵
2.幾乎每個超市都有一兩種散裝大米,這其中,有高達83.33%的人常買帶包裝的大米,他們認為帶包裝的乾淨,質量更好。只有16.67%的人選擇的是散裝大米,他們認為散裝的大米會更新鮮一些,而且便宜。
專家點評:黃聖明教授介紹,根據國家質檢總局關於食品類商品市場准入的要求,進入市場的糧食產品等須通過QS認證,並貼上標籤。因此目前市場上出現的散裝米應該屬管理不到位的表現。不過有些超市中的散裝米是從三五十公斤的大袋中倒出來的,如果大袋上有相關的標誌,應該也是符合規定的。如果單從潔淨的角度看,散裝米肯定比包裝米有更多的灰塵,也更容易被污染。
免淘米也要淘一淘
3.即使大部分大米包裝上都標有「免淘」或「免洗」的標誌,但還是有72%的消費者在做米飯之前會沖洗一兩遍。還有16%較執著的人會仔細地進行淘洗,只有12%比較「聽話」的人會完全不淘洗。
專家點評:吳秀林介紹,目前國際上規定免洗米的潔淨度應小於百萬分之一,數值越小,潔淨度就越高。不過,我國目前的生產工藝還遠遠達不到國際通行的免洗標準,因而我國其實並沒有真正的免淘米。所以,百姓食用時還需要沖洗。如果對標明免淘的米清洗過度,一定會造成營養的大量流失。淘洗的次數越多,流失的營養成分也越多,所以,在做飯前對大米淘洗一兩次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