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名菜東坡肉
東坡肉是湖北黃州一帶的名菜,已有900餘年歷史,後傳入武漢。北宋元豐二年,蘇東坡被貶黃州。在此期間,他常親自烹製各式菜餚與詩友、棋友對酌。一次他同客人下棋,直至局終才想起鍋裡的肉,急忙跑進廚房,覺香氣撲鼻,揭開鍋一看,但見肉色紅艷,他嘗了一塊,滿口醇香,糯而不膩,客人們更是交口稱讚。後人為懷念蘇東坡,便把他創造的這道菜取名為「東坡肉」。
原料:豬五花肋條肉約1500克、紹酒250毫升、姜塊50克、醬油150毫升、白糖100克、蔥結50克。
製法:1、選用皮薄、肉厚的豬五花條肉(以金華「兩頭雞」豬為最佳),刮淨皮上余毛,用溫水洗淨,放入沸水鍋內煮5分鐘,煮出血水,再洗淨,切成20塊方塊(均勻切,每塊約重75克),2、取大砂鍋1只,用小蒸架墊底,先鋪上蔥、姜塊,然後將豬肉皮朝下整齊地排在上面,加白糖,醬油、紹酒再加蔥結,蓋上鍋蓋,用旺火燒開後密封,改用微火燜二小時左右,至肉八成酥時,啟蓋,將肉塊翻身皮朝上,再加蓋密封,繼續用微火燜酥,然後將砂鍋瑞離火口,撇去浮油,皮朝上裝入2只特製的小陶罐中,加蓋,籠用旺火蒸半個小時左右,至肉酥透。食前將罐放入蒸籠,再用旺火蒸10分鐘左右即可上席。
特點:用名酒燜制的此菜餚,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是杭州傳統風味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