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紅燒羊肉
工藝:
紅燒
口味:
肉爛軟香,湯鮮味醇,風味獨特。
類別:
河南菜 補虛養身調理 補陽調理 壯腰健腎調理 肢寒畏冷調理
主料:
羊肉(熟) 300克
輔料:
木耳(水發)20克 冬筍 30克 雞蛋 30克 黃花菜(干) 8克 澱粉(蠶豆) 13克
調料:
鹽4克 味精3克 花生油40克 黃酒10克 醬油5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將熟羊肉切成大菱形塊;2. 濕澱粉、雞蛋、醬油攪拌成糊;3. 將羊肉塊放入攪拌的糊中拌勻;4. 冬筍削皮,洗淨,切片,備用;5. 水發木耳去蒂,洗淨;6. 干黃花菜先用開水焯一下,再用涼水浸泡2小時,洗淨,備用;7. 炒鍋放旺火上,添入花生油,七成熱時,將羊肉逐塊下入,炸成柿黃色,撈出潷油;8. 炒鍋內留油少許,先下蔥、姜絲,再放入羊肉塊、木耳、冬筍片、金針菜、精鹽、味精、黃酒、醬油和羊肉湯250毫升,同燒;9. 待湯汁收濃,勾入濕澱粉克,翻勻裝盤即可。
工藝提示
1. 羊肉煮至軟爛,掛糊後不宜久煮,以免脫糊;
2. 若用生肉紅燒、則失去豫菜正宗風味;
3.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花生油1000克。
2. 若用生肉紅燒、則失去豫菜正宗風味;
3.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花生油1000克。
歷史文化
「紅燒羊肉」是開封歷史悠久的回族風味菜,宋元至明,皆為家庭製作。經巧婦精烹,或推朱紅小車,或提罐沿街叫賣。清朝末年,汴梁「義和園」清真飯莊的掌廚胡大黑,把羊肉切塊掛麵糊後,用熱油炸黃,添原汁湯,配水發金針菜,燒沸後,蓋鍋稍燜,盛入海碗。成菜深受歡迎,從此進入市肆。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羊肉(熟):羊肉不宜與南瓜、西瓜、魚同食,食則容易使人氣滯壅滿而發病;忌與梅乾菜才同食;吃羊肉不可加醋,否則內熱火攻心;不宜與蕎麥、豆瓣醬同食。
本品反半夏、菖蒲。忌銅器;吃完羊肉後不宜馬上喝茶,也不宜邊吃羊肉邊喝茶。
木耳(水發) :木耳忌與田螺、野雞、野鴨同食。
冬筍:冬筍忌與羊肝同食。
雞蛋:雞蛋不宜與糖同煮;與糖精、紅糖同食會中毒;與鵝肉同食損傷脾胃;與兔肉、柿子同食導致腹瀉;同時不宜與甲魚、鯉魚、豆漿、茶同食。
澱粉(蠶豆):蠶豆不宜與田螺同食。
歷史文化 「紅燒羊肉」是開封歷史悠久的回族風味菜,宋元至明,皆為家庭製作。經巧婦精烹,或推朱紅小車,或提罐沿街叫賣。清朝末年,汴梁「義和園」清真飯莊的掌廚胡大黑,把羊肉切塊掛麵糊後,用熱油炸黃,添原汁湯,配水發金針菜,燒沸後,蓋鍋稍燜,盛入海碗。成菜深受歡迎,從此進入市肆。
本品反半夏、菖蒲。忌銅器;吃完羊肉後不宜馬上喝茶,也不宜邊吃羊肉邊喝茶。
木耳(水發) :木耳忌與田螺、野雞、野鴨同食。
冬筍:冬筍忌與羊肝同食。
雞蛋:雞蛋不宜與糖同煮;與糖精、紅糖同食會中毒;與鵝肉同食損傷脾胃;與兔肉、柿子同食導致腹瀉;同時不宜與甲魚、鯉魚、豆漿、茶同食。
澱粉(蠶豆):蠶豆不宜與田螺同食。
歷史文化 「紅燒羊肉」是開封歷史悠久的回族風味菜,宋元至明,皆為家庭製作。經巧婦精烹,或推朱紅小車,或提罐沿街叫賣。清朝末年,汴梁「義和園」清真飯莊的掌廚胡大黑,把羊肉切塊掛麵糊後,用熱油炸黃,添原汁湯,配水發金針菜,燒沸後,蓋鍋稍燜,盛入海碗。成菜深受歡迎,從此進入市肆。
食譜營養
羊肉(熟):羊肉肉質細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膽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溫補的美味之一;羊肉性溫味甘,既可食補,又可食療,為優良的強壯祛疾食品,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補腎壯陽,生肌健力,抵禦風寒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