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將豬肉洗淨,切成細粒;小白菜、菠菜、油菜分別擇洗乾淨,放入開水鍋中焯至斷生,撈出晾涼,切成條形狀;豆瓣剁成碎末;蔥、姜去皮,洗淨,均切成末,備用。
2.將鍋放在火上,倒入花生油,燒至六七成熱,放入薑末熗鍋,出香味後,放入豬肉粒炒約3分鐘,至肉粒變色,發散,加入料酒、精鹽、豆瓣末翻炒幾下,溢出香味後,倒入適量鮮湯,撒入胡椒粉,拌勻即成臊子。
3.將辣椒油、醬油加熱,蔥末、味精放入碗內,攪勻成汁,再分盛若干碗內。
4.將麵條煮熟,撈出瀝干水分,分別盛入碗內,澆入臊子,放入蔬菜,淋上麻油拌勻,即可食用。
菜品:
豬肉臊子面
工藝:
煮
口味:
此面滑爽柔軟,味厚香濃,風味獨特。
類別:
補血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健脾開胃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快餐/主食
主料:
麵條(標準粉) 500克 豬肉(肥瘦) 250克
輔料:
小白菜 100克 菠菜 80克 油菜 80克
調料:
大蔥25克 姜4克 鹽4克 味精2克 醬油100克 豆瓣10克 料酒15克 胡椒粉2克 辣椒油75克 香油20克 花生油50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工藝提示
麻油即為香油;配料中的蔬菜根據個人口味喜好也可選用青菜、圓白菜等。
歷史文化
臊子面又稱「嫂子面」,是陝西省岐山縣著名傳統風味。據民間傳說,有一戶人家的媳婦,會做一手好麵食。一天她做的「薄如紙,細如線,下到鍋裡蓮花轉,撈在碗裡更好看,吃進嘴裡酸甜香滑」的麵條,她小叔吃了一碗想兩碗。後來這小叔長大成人當了地方官,仍不忘嫂子做的美味麵條。一次,他邀好友到家做客,請嫂子做面,眾人吃罷讚不絕口,便問何面?答曰:「嫂子面。」從此「嫂子面」廣為流傳,民間爭相倣傚。由於「嫂」與「臊」諧音,人們又把這種麵條叫做「臊子面」。
食用方法
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食譜相剋
豬肉(肥瘦):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菠菜:菠菜不宜與鱔魚、韭菜、黃瓜、瘦肉同食。
歷史文化 臊子面又稱「嫂子面」,是陝西省岐山縣著名傳統風味。據民間傳說,有一戶人家的媳婦,會做一手好麵食。一天她做的「薄如紙,細如線,下到鍋裡蓮花轉,撈在碗裡更好看,吃進嘴裡酸甜香滑」的麵條,她小叔吃了一碗想兩碗。後來這小叔長大成人當了地方官,仍不忘嫂子做的美味麵條。一次,他邀好友到家做客,請嫂子做面,眾人吃罷讚不絕口,便問何面?答曰:「嫂子面。」從此「嫂子面」廣為流傳,民間爭相倣傚。由於「嫂」與「臊」諧音,人們又把這種麵條叫做「臊子面」。
菠菜:菠菜不宜與鱔魚、韭菜、黃瓜、瘦肉同食。
歷史文化 臊子面又稱「嫂子面」,是陝西省岐山縣著名傳統風味。據民間傳說,有一戶人家的媳婦,會做一手好麵食。一天她做的「薄如紙,細如線,下到鍋裡蓮花轉,撈在碗裡更好看,吃進嘴裡酸甜香滑」的麵條,她小叔吃了一碗想兩碗。後來這小叔長大成人當了地方官,仍不忘嫂子做的美味麵條。一次,他邀好友到家做客,請嫂子做面,眾人吃罷讚不絕口,便問何面?答曰:「嫂子面。」從此「嫂子面」廣為流傳,民間爭相倣傚。由於「嫂」與「臊」諧音,人們又把這種麵條叫做「臊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