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參芪鴨條
工藝:
燜
口味:
類別:
私家菜 氣血雙補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健脾開胃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主料:
鴨 1500克 豬肉(瘦) 100克
輔料:
黨參 15克 黃芪 15克 陳皮 10克
調料:
味精2克 鹽3克 黃酒5克 醬油5克 姜10克 大蔥10克 植物油30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將老鴨宰殺後,去毛和內臟,洗淨,在鴨皮上用醬油抹勻,下入八成熱的油鍋中炸至皮色金黃撈出,用溫水洗去油膩,盛入沙鍋內,加水適量。2.將豬瘦肉切塊,入沸水汆一下撈出,洗淨血污,也放入沙鍋內,加入黨參、黃芪、陳皮、味精、料酒、醬油、薑片、蔥段。3.將沙鍋放入於爐上,用文火燜到老鴨酥爛時取出,潷出原湯,濾淨待用。4.將鴨子剔去大骨,切成長5厘米、寬1.6厘米的條塊,放入大碗內擺好,倒入原湯即成。
工藝提示
本品有油炸過程,需備植物油約500克。
菜品口感
色澤乳白色,肉質鮮嫩,潤口。
食用方法
佐餐食。吃肉,喝湯。
食譜相剋
鴨:鴨肉忌與兔肉、楊梅、核桃、鱉、木耳、胡桃、大蒜、蕎麥同食。
豬肉(瘦):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牛奶與瘦肉不合適同食,因為牛奶裡含有大量的鈣,而瘦肉裡則含磷,這兩種營養素不能同時吸收,國外醫學界稱之為磷鈣相剋。鈣磷最佳比為1:1到1:1.5之間,此時互相促進吸收。
黨參:不宜與藜蘆同用。
黃芪:黃芪惡白鮮皮,反藜蘆,畏五靈脂、防風。
陳皮:陳皮不宜與半夏、南星同用;不宜與溫熱香燥藥同用。
豬肉(瘦):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牛奶與瘦肉不合適同食,因為牛奶裡含有大量的鈣,而瘦肉裡則含磷,這兩種營養素不能同時吸收,國外醫學界稱之為磷鈣相剋。鈣磷最佳比為1:1到1:1.5之間,此時互相促進吸收。
黨參:不宜與藜蘆同用。
黃芪:黃芪惡白鮮皮,反藜蘆,畏五靈脂、防風。
陳皮:陳皮不宜與半夏、南星同用;不宜與溫熱香燥藥同用。
食譜營養
鴨:鴨肉中的脂肪酸熔點低,易於消化。所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其他肉類多,能有效抵抗腳氣病,神經炎和多種炎症,還能抗衰老。鴨肉中含有較為豐富的煙酸,它是構成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之一,對心肌梗死等心臟疾病患者有保護作用。鴨肉性寒涼,性寒,味甘,鹹,主大補虛勞。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咳自驚,消螺螄積。一般人都適合食用,尤其體熱、上火、虛弱、食少、便秘、水腫、心臟病、癌症患者和放療、化療後的病人宜食。
豬肉(瘦):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豬精肉相對其它部位的豬肉,其含有豐富優質蛋白,脂肪、膽固醇較少,一般人群均可適量食用。
豬肉(瘦):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豬精肉相對其它部位的豬肉,其含有豐富優質蛋白,脂肪、膽固醇較少,一般人群均可適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