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魚頭魚尾燒豆腐
工藝:
紅燒
口味:
此菜色澤黃亮,滑嫩鮮辣,湯汁濃厚。
類別:
延緩衰老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主料:
鳙魚 650克
輔料:
豬肉(肥瘦) 50克 香菇(鮮) 15克 豆腐(南) 25克
調料:
醬油15克 味精1克 辣椒(紅、尖、干)5克 澱粉(蠶豆)5克 料酒25克 胡椒粉1克 菜籽油50克 鹽5克 姜5克 豬油(煉製)30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將魚去鱗、去鰓、去內臟,用刀將魚頭、魚尾取下,洗淨,劃上十字花刀;2. 香菇去蒂,洗淨,切片;3. 肥瘦肉切片;4. 紅干椒切末;5. 嫩豆腐切小塊待用;6. 炒鍋置中火上燒熱,加入菜籽油,放上魚頭魚尾稍煎片刻,加入料酒15克、精鹽適量、醬油10 克、肉湯200毫升,略燜一會,起鍋盛盤;7. 原鍋洗淨上火燒熱,加入大油,放豆腐塊,煎至兩邊淡黃色;8. 將魚頭魚尾下入豆腐鍋內,加精鹽、醬油、料酒、干紅椒末、肉湯300毫升、味精,燜煮;9. 燜煮約10 分鐘,用濕澱粉勾稀芡,撒上蔥花、薑末、胡椒粉,起鍋盛盤。
工藝提示
1. 魚頭、魚尾須帶肉;
2. 煎魚時,可在鍋底放少許鹽,不易粘底;
3. 豆腐不易煎,可用油炸。
2. 煎魚時,可在鍋底放少許鹽,不易粘底;
3. 豆腐不易煎,可用油炸。
歷史文化
鳙魚又名胖頭、花鰱,頭占身體1/3,有「鳙頭味美」的說法。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豬肉(肥瘦):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豆腐(南):豆腐不宜與菠菜、香蔥一起烹調,會生成容易形成結石的草酸鈣;豆腐忌於蜂蜜、茭白、竹筍、豬肝同食。
歷史文化 鳙魚又名胖頭、花鰱,頭占身體1/3,有「鳙頭味美」的說法。
豆腐(南):豆腐不宜與菠菜、香蔥一起烹調,會生成容易形成結石的草酸鈣;豆腐忌於蜂蜜、茭白、竹筍、豬肝同食。
歷史文化 鳙魚又名胖頭、花鰱,頭占身體1/3,有「鳙頭味美」的說法。
食譜營養
鳙魚:胖頭魚屬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魚類,對心血管系統有保護作用;具有補虛弱,暖脾胃的功效,對咳嗽、水腫、肝炎、眩暈、腎炎和身體虛弱者有很好的食療作用。魚腦營養豐富,其中含有一種人體所需的魚油,而魚油中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它的主要成分就是我們所說的「腦黃金」,這是一種人類必需的營養素,主要存在於大腦的磷脂中,可以起到維持、提高、改善大腦機能的作用。因此,有多吃魚頭能使人更加聰明的說法。另外,魚鰓下邊的肉呈透明的膠狀,裡面富含膠原蛋白,能夠對抗人體老化及修補身體細胞組織;所含水分充足,所以口感很好。
豬肉(肥瘦):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但由於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豬肉(肥瘦):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但由於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