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桃花鱖魚
工藝:
干燒
口味:
肉質細嫩肥美,味鮮可口。
類別:
安徽菜 私家菜 補虛養身調理 健脾開胃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主料:
鱖魚 750克
輔料:
冬筍 50克 豬肋條肉(五花肉) 50克
調料:
姜25克 小蔥25克 鹽2克 醬油50克 白砂糖5克 黃酒25克 澱粉(玉米)5克 豬油(煉製)75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冬筍去皮,洗淨,煮熟,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丁;2. 豬肉洗淨,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丁;3. 將鱖魚刮淨,兩面各剞斜刀花;4. 炒鍋置旺火上,放入熟豬油,燒至七成熱,將魚下鍋炸至兩面呈淡黃色時,潷去鍋中油;5. 原鍋中放入筍丁、肉丁,略煸後加入醬油、黃酒、鹽、白糖、薑末及雞湯250毫升,旺火煮燒;6. 待燒開,轉用微火燒30 分鐘左右,用濕澱粉調稀勾薄芡,淋上熟豬油10 克,起鍋裝盤即成。
工藝提示
1. 大火燒開,小火慢燉,約半小時後,見魚眼突出,魚已熟透人味,勾薄芡,淋明油,裝盤上桌。
2.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熟豬油500克。
2.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熟豬油500克。
歷史文化
鱖魚又名石鱖魚,在徽州山區桃花盛開時最肥美,故名桃花鱖。桃花鱖生活在山區溪間石縫中,體形比江河鱖魚稍長,背色稍黑,有花紋條,肉質細嫩肥美。以小火細燒,鮮香入味。唐代詩人張志和晚年定居在祁門西塞村時,曾寫有「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的詩句稱讚此魚,因之聲名大振,成為安徽名饌。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冬筍:冬筍忌與羊肝同食。
豬肋條肉(五花肉):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
歷史文化 鱖魚又名石鱖魚,在徽州山區桃花盛開時最肥美,故名桃花鱖。桃花鱖生活在山區溪間石縫中,體形比江河鱖魚稍長,背色稍黑,有花紋條,肉質細嫩肥美。以小火細燒,鮮香入味。唐代詩人張志和晚年定居在祁門西塞村時,曾寫有「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的詩句稱讚此魚,因之聲名大振,成為安徽名饌。
豬肋條肉(五花肉):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
歷史文化 鱖魚又名石鱖魚,在徽州山區桃花盛開時最肥美,故名桃花鱖。桃花鱖生活在山區溪間石縫中,體形比江河鱖魚稍長,背色稍黑,有花紋條,肉質細嫩肥美。以小火細燒,鮮香入味。唐代詩人張志和晚年定居在祁門西塞村時,曾寫有「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的詩句稱讚此魚,因之聲名大振,成為安徽名饌。
食譜營養
鱖魚:鱖魚含有蛋白質、脂肪、少量維生素、鈣、鉀、鎂、硒等營養元素,肉質細嫩,極易消化,適於兒童、老人及體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者食用;並具有補氣益脾的滋補功效。
冬筍:冬筍是一種富有營養價值並具有醫藥功能的美味食品,質嫩味鮮、清脆爽口,含有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以及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腸道蠕動,既有助於消化,有能預防便秘和結腸癌的發生。冬筍是一種高蛋白、低澱粉食品,對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和動脈硬化等患者有一定的食療作用。它所含的多糖物質,還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但是冬筍含有較多草酸鈣,兒童、患尿道結石、腎炎的人不宜多食。
豬肋條肉(五花肉)
冬筍:冬筍是一種富有營養價值並具有醫藥功能的美味食品,質嫩味鮮、清脆爽口,含有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以及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腸道蠕動,既有助於消化,有能預防便秘和結腸癌的發生。冬筍是一種高蛋白、低澱粉食品,對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和動脈硬化等患者有一定的食療作用。它所含的多糖物質,還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但是冬筍含有較多草酸鈣,兒童、患尿道結石、腎炎的人不宜多食。
豬肋條肉(五花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