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文樓漲蛋
工藝:
生煎
口味:
金黃油潤不結殼,膨鬆鮮嫩無糊斑,油而不膩。
類別:
氣血雙補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健脾開胃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主料:
雞蛋 400克
輔料:
肥膘肉 50克 蝦籽 5克 麵包屑 10克
調料:
豬油(煉製)50克 鹽11克 味精1克 小蔥3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雞蛋磕開,蛋清、蛋黃分碗盛放,蛋清打成發蛋,蛋黃攪勻待用;2. 豬肥膘肉先切成細絲,再切成小粒;3. 麵包粉用雞清湯泡開;4. 將蛋黃、發蛋、豬肥膘粒、蔥(切末)、麵包粉一齊放入盆內,投入蝦籽,加入精鹽、味精,拌勻成發蛋糊;5. 將鍋置中火上燒熱,舀入熟豬油100 克,燒至四成熱時,將蛋糊倒入鍋中晃動、翻身;6. 再放入熟豬油10 克,不斷晃動炒鍋,待蛋膨脹時,即高火蓋上鍋蓋,燜約3 分鐘左右,將余油潷出即成。
工藝提示
文火慢煎,使蛋漲發,用大翻勺技法將兩面煎黃,潷出余油,拖入盤中即成。
歷史文化
1. 文樓漲蛋,乃古城淮安名餚,始創於百年老店--文樓,故名。文樓,建於清?嘉慶二十一年(公元1817 年),興辦初期是清茶館,以賣小點、炒蛋、煮乾絲,味蓋「楚城」(今淮安),後發展為頗具規模的酒筵餐館。
2. 清?同治八年(公元1870 年)前後,該店店主陳海仙繼承明代炒蛋的經驗,在炒蛋的基礎上發展成漲蛋。成菜保持了蛋的本色,金黃油潤不結殼,膨鬆鮮嫩無糊斑,油而不膩,富有營養,深受食客喜愛。
2. 清?同治八年(公元1870 年)前後,該店店主陳海仙繼承明代炒蛋的經驗,在炒蛋的基礎上發展成漲蛋。成菜保持了蛋的本色,金黃油潤不結殼,膨鬆鮮嫩無糊斑,油而不膩,富有營養,深受食客喜愛。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雞蛋:雞蛋不宜與糖同煮;與糖精、紅糖同食會中毒;與鵝肉同食損傷脾胃;與兔肉、柿子同食導致腹瀉;同時不宜與甲魚、鯉魚、豆漿、茶同食。
肥膘肉: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歷史文化 1. 文樓漲蛋,乃古城淮安名餚,始創於百年老店--文樓,故名。文樓,建於清?嘉慶二十一年(公元1817 年),興辦初期是清茶館,以賣小點、炒蛋、煮乾絲,味蓋「楚城」(今淮安),後發展為頗具規模的酒筵餐館。
2. 清?同治八年(公元1870 年)前後,該店店主陳海仙繼承明代炒蛋的經驗,在炒蛋的基礎上發展成漲蛋。成菜保持了蛋的本色,金黃油潤不結殼,膨鬆鮮嫩無糊斑,油而不膩,富有營養,深受食客喜愛。
肥膘肉: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歷史文化 1. 文樓漲蛋,乃古城淮安名餚,始創於百年老店--文樓,故名。文樓,建於清?嘉慶二十一年(公元1817 年),興辦初期是清茶館,以賣小點、炒蛋、煮乾絲,味蓋「楚城」(今淮安),後發展為頗具規模的酒筵餐館。
2. 清?同治八年(公元1870 年)前後,該店店主陳海仙繼承明代炒蛋的經驗,在炒蛋的基礎上發展成漲蛋。成菜保持了蛋的本色,金黃油潤不結殼,膨鬆鮮嫩無糊斑,油而不膩,富有營養,深受食客喜愛。
食譜營養
雞蛋: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鐵、鈣、鉀等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其蛋白質是自然界最優良的蛋白質,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同時富含dha和卵磷脂、卵黃素,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利,能健腦益智,改善記憶力,並促進肝細胞再生;雞蛋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和其他微量元素,可以分解和氧化人體內的致癌物質,具有防癌作用;雞蛋味甘,性平;具有養心安神,補血,滋陰潤燥之功效。
肥膘肉:肥膘肉中含有多種脂肪酸,能提供極高的熱量,並且含有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e、維生素a、鈣、鐵、磷、硒等營養元素;但肥豬肉中膽固醇、脂肪含量都很高,故不宜多食,而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則不宜食用。
肥膘肉:肥膘肉中含有多種脂肪酸,能提供極高的熱量,並且含有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e、維生素a、鈣、鐵、磷、硒等營養元素;但肥豬肉中膽固醇、脂肪含量都很高,故不宜多食,而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則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