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雙皮鯽魚
工藝:
脆炸
口味:
色澤金黃,外酥裡嫩,餡心豐滿,鮮香味美。
類別:
補虛養身調理 健脾開胃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通乳調理
主料:
鯽魚 500克 豬網油 300克
輔料:
香菇(鮮) 25克 冬筍 5克 豬肉(瘦) 50克 松子仁 10克
調料:
椒鹽1克 花生油50克 豬油(煉製)10克 醬油15克 小蔥5克 姜5克 黃酒15克 澱粉(蠶豆)30克 味精2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香菇去蒂,洗淨;2. 冬筍去老皮,洗淨;3. 蔥去根,洗淨,切末;4. 姜洗淨,去皮,切末;5. 鯽魚去鱗、鰓,洗淨;6. 豬網油洗淨,鋪開晾乾;7. 將香菇、鮮筍、瘦肉切成豌豆大的碎丁;8. 將鯽魚順脊背刺剖開,剔出脊骨,取出內臟,洗淨,瀝干水分;9. 用椒鹽在魚身來回搓擦;10. 加醬油5 克,黃酒5 克,味精少許和勻,在魚全身抹勻,約醃10 分鐘;11. 炒鍋上火,舀入熟豬油10克,姜、蔥末各3 克投入,炸香;12. 將香菇、鮮筍、瘦肉放入煸炒;13. 加雞清湯50毫升、紹酒適量、醬油10 克、白糖10 克、味精少許燒沸;14. 用濕澱粉勾芡炒干,放入盤中;15. 冷卻後連同松子仁從魚脊背開口處塞入魚腹內;16. 兩邊蘸干澱粉25 克,用網油裹起,放入盤中;17. 裹好的鯽魚入籠蒸熟取出,再蘸一層干澱粉待炸;18. 炒鍋再上火,舀入花生油,燒至八成熱,將魚放入炸至皮呈金黃色,用漏勺撈起,瀝油;19. 從魚肚上劃一刀,露出內餡裝盤。
工藝提示
1. 蒸制魚時,火候不能過,蒸熟即可,約需10 分鐘左右。
2.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花生油750克。
2.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花生油750克。
歷史文化
1. 南京的龍池鯽魚名揚國內外,與之媲美的尚有玄武湖鯽魚。
2. 《白門食譜》曰:「後湖(今玄武湖)之鯽魚,大者一尺餘,不易得」。
3. 此菜選用後湖大鯽魚為主料,做法考究,很有特色。
2. 《白門食譜》曰:「後湖(今玄武湖)之鯽魚,大者一尺餘,不易得」。
3. 此菜選用後湖大鯽魚為主料,做法考究,很有特色。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鯽魚:鯽魚不宜和大蒜、砂糖、芥菜、沙參、蜂蜜、冬瓜、豬肝、雞肉、野雞肉、鹿肉,以及中藥麥冬、厚樸一同食用。吃魚前後忌喝茶。
冬筍:冬筍忌與羊肝同食。
豬肉(瘦):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牛奶與瘦肉不合適同食,因為牛奶裡含有大量的鈣,而瘦肉裡則含磷,這兩種營養素不能同時吸收,國外醫學界稱之為磷鈣相剋。鈣磷最佳比為1:1到1:1.5之間,此時互相促進吸收。
歷史文化 1. 南京的龍池鯽魚名揚國內外,與之媲美的尚有玄武湖鯽魚。
2. 《白門食譜》曰:「後湖(今玄武湖)之鯽魚,大者一尺餘,不易得」。
3. 此菜選用後湖大鯽魚為主料,做法考究,很有特色。
冬筍:冬筍忌與羊肝同食。
豬肉(瘦):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牛奶與瘦肉不合適同食,因為牛奶裡含有大量的鈣,而瘦肉裡則含磷,這兩種營養素不能同時吸收,國外醫學界稱之為磷鈣相剋。鈣磷最佳比為1:1到1:1.5之間,此時互相促進吸收。
歷史文化 1. 南京的龍池鯽魚名揚國內外,與之媲美的尚有玄武湖鯽魚。
2. 《白門食譜》曰:「後湖(今玄武湖)之鯽魚,大者一尺餘,不易得」。
3. 此菜選用後湖大鯽魚為主料,做法考究,很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