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炸雞椒
工藝:
炸
口味:
此菜色金黃,外皮酥,餡肉嫩。
類別:
山東菜 氣血雙補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健脾開胃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主料:
雞胸脯肉 200克 豬肉(肥瘦) 100克
輔料:
蝦米 10克 雞蛋 100克 麵包屑 100克 小麥麵粉 100克
調料:
大蔥2克 姜1克 香油5克 鹽3克 花生油50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將翅骨節上的肉剔去,露出節骨,從雞翅大轉彎處剁去骨節,切去根骨互環(但雞脯肉與翅骨仍連接不要剁斷);2. 剔去雞脯肉上的脂皮和白筋,把肉平鋪在砧板上,用刀尖在肉上均勻地戳些小眼;3. 用刀背把雞脯肉砸松,成薄片狀(砸時不要把肉砸斷),撒上精鹽醃漬;4. 蔥、姜切末備用;5. 肥瘦肉剁成細泥,放入碗內,加雞蛋清、清水攪勻,再加入蔥薑末、粗鹽、海米(蝦米)、香油攪勻成餡;6. 餘下的雞蛋磕入碗內攪打均勻成糊;7. 將砸好的雞脯肉平鋪在砧板上,順長切為兩半(骨與肉連接)共12片,肉餡均分12份,抹在雞肉片上,捲成錐形的卷,先蘸上一層麵粉,後蘸一層蛋糊,再蘸上一層麵包渣;8. 花生油放入勺內,置中火上燒至三成熱,用手抓住翅骨,逐個兒放入油炸,使翅骨豎立與雞肉捲成直角形;9. 炸約四五分鐘,油溫逐漸升高,炸至熟透呈金黃色時撈出;10. 每一翅骨連一對圓錐形雞卷。吃時改刀,保持原形擺在盤中即可。
工藝提示
因為製作過程中需要炸制,所以要預備花生油1000克,實耗約50克。
歷史文化
因形狀如辣相,故名。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雞胸脯肉:雞胸肉忌與野雞、甲魚、芥末、鯉魚、鯽魚、兔肉、李子、蝦子、芝麻、菊花以及蔥蒜等一同食用;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豬肉(肥瘦):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蝦米:1. 吃蝦嚴禁同時服用大量維生素c,否則,可生成三價砷,能致死;
2. 不宜與豬肉同食,損精;
3. 忌與狗肉、雞肉、獐肉、鹿肉、南瓜同食;
4. 忌糖;果汁與蝦相剋,同食會腹瀉。
雞蛋:雞蛋不宜與糖同煮;與糖精、紅糖同食會中毒;與鵝肉同食損傷脾胃;與兔肉、柿子同食導致腹瀉;同時不宜與甲魚、鯉魚、豆漿、茶同食。
歷史文化 因形狀如辣相,故名。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豬肉(肥瘦):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蝦米:1. 吃蝦嚴禁同時服用大量維生素c,否則,可生成三價砷,能致死;
2. 不宜與豬肉同食,損精;
3. 忌與狗肉、雞肉、獐肉、鹿肉、南瓜同食;
4. 忌糖;果汁與蝦相剋,同食會腹瀉。
雞蛋:雞蛋不宜與糖同煮;與糖精、紅糖同食會中毒;與鵝肉同食損傷脾胃;與兔肉、柿子同食導致腹瀉;同時不宜與甲魚、鯉魚、豆漿、茶同食。
歷史文化 因形狀如辣相,故名。
食譜營養
雞胸脯肉:雞胸肉蛋白質含量較高,且易被人體吸收入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所含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祖國醫學認為,雞胸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頭暈心悸、乏力疲勞、月經不調、產後乳少、貧血、中虛食少、消渴、水腫、小便數頻、遺精、耳聾耳鳴等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老人,病人,體弱者更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