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白扒魚肚
工藝:
扒
口味:
汁呈乳白,濃鮮可口,魚肚軟爛醇美。
類別:
河南菜 補血調理 貧血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壯腰健腎調理
主料:
魚肚 200克
輔料:
火腿 30克 冬筍 30克 香菇(鮮) 15克
調料:
豬油(煉製)15克 醬油20克 植物油50克 鹽5克 豌豆15克 味精2克 姜汁5克 料酒15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將汆好的魚肚截成3 厘米寬的條;2. 將鍋放在火上,添入植物油,油溫,將魚肚下入炸制;2. 到油大熱,將鍋端離火口,至魚肚發軟撈出,放案板上,用刀一切兩半;3. 再放油鍋內炸,油涼時將鍋端在火上,油五六成熱時,再端鍋離火,反覆三次,見魚肚發泡均勻,用勺托住很輕,即出鍋放在溫水中;4. 魚肚在溫水內泡透,撈出片成6 厘米長的坡刀大片,再放盆內;5. 魚肚內加入鹼面2.5 克,用手搓揉一會,兌水一勺,再用手揉;6. 待余油出淨,放在開水鍋內汆透,撈在盆內,加入開水,用盤扣住,脹發3 小時;7. 見魚肚暄軟光滑,沒有油膩、鹼味時,下開湯鍋汆透撈出;8. 將鍋墊放在扒盤上,火腿片在鍋墊上搭成三個夾角。香菇挖成十字形,裡面朝外,擺在夾角上,冬筍片尖朝外,擺在三個夾角里,將魚肚片伸展,呈圓形排在火腿片上,用盤扣住;9. 鍋內下入豬油,加入白湯500毫升,用手托住鍋墊放入湯內,大火頂開,小火扒制,約20 分鐘;10. 見汁乳白髮濃時,加入味精、料酒、鹽、薑汁、醬油,再稍扒片刻;11. 去掉拼盤,用漏勺托出鍋墊合在扒盤內;12. 隨將豌豆下鍋,用勺攪勻,勾入小流水芡,嘗好味道,澆在魚肚上,即成。
工藝提示
1. 因有油發魚肚過程,需準備植物油1000克;
2. 鍋放火上添油(油要超過魚肚的4~5 倍),用中火把油加熱到50℃~60℃,將魚肚放入,使油溫下降至30℃~40℃,將魚肚用溫油浸泡回軟,撈出逐個切開,放油鍋內,用勺壓住,使油溫逐漸上升到50℃~60℃浸炸。見魚肚表面起泡時翻身繼續浸炸,如油溫升高,將鍋端離火口,待油溫下降後再端上,如此反覆頓火,將魚肚炸透。炸透的標準是:魚肚撈出用勺拍斷,斷面處呈蜂窩海綿狀。將炸好的魚肚放一盆內,先用重物壓住,再倒入開水(水要超過魚肚)使其漲發回軟,反覆3~4 次換開水,使魚肚全部回軟後,撈出擠去水分,根據菜品需要,切或片成不同形狀,再放開水中汆2~3 次,將油質漂去,用開水浸泡,每天換開水兩次。烹製時用頭湯汆一下,即可使用。
2. 鍋放火上添油(油要超過魚肚的4~5 倍),用中火把油加熱到50℃~60℃,將魚肚放入,使油溫下降至30℃~40℃,將魚肚用溫油浸泡回軟,撈出逐個切開,放油鍋內,用勺壓住,使油溫逐漸上升到50℃~60℃浸炸。見魚肚表面起泡時翻身繼續浸炸,如油溫升高,將鍋端離火口,待油溫下降後再端上,如此反覆頓火,將魚肚炸透。炸透的標準是:魚肚撈出用勺拍斷,斷面處呈蜂窩海綿狀。將炸好的魚肚放一盆內,先用重物壓住,再倒入開水(水要超過魚肚)使其漲發回軟,反覆3~4 次換開水,使魚肚全部回軟後,撈出擠去水分,根據菜品需要,切或片成不同形狀,再放開水中汆2~3 次,將油質漂去,用開水浸泡,每天換開水兩次。烹製時用頭湯汆一下,即可使用。
歷史文化
此菜為「汴梁十二扒」之九,為河南高檔宴會名菜。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冬筍:冬筍忌與羊肝同食。
歷史文化 此菜為「汴梁十二扒」之九,為河南高檔宴會名菜。
歷史文化 此菜為「汴梁十二扒」之九,為河南高檔宴會名菜。
食譜營養
魚肚:魚肚是海味八珍之一,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很高。魚肚味甘、性平,入腎、肝經;具有補腎益精,滋養筋脈、止血、散瘀、消腫之功效;治腎虛滑精、產後風痙、破傷風、吐血、血崩、創傷出血、痔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