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雞茸干貝
工藝:
炸
口味:
色澤杏黃,口味鹹鮮香美,質感外酥松內柔嫩。
類別:
氣血雙補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主料:
雞胸脯肉 50克 干貝 50克
輔料:
肥膘肉 25克 玉蘭片 25克 油菜 10克
調料:
豬油(煉製)15克 鹽3克 味精2克 澱粉(蠶豆)8克 椒鹽3克 植物油30克 蔥汁10克 姜汁10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脯肉去淨筋,砸成細泥;2. 雞茸內加入蛋清(分兩次加入)攪勻,再加入澱粉、鹽、味精、蔥姜水攪拌成茸;3. 干貝上的老筋剝去,洗去泥沙,放入容器中;4. 洗淨的干貝加料酒、薑片、蔥段、高湯,上屜蒸2~3小時,能展成絲狀即為發好,並用原湯浸泡待用;5. 玉蘭片浸發,洗淨,切5厘米長的細絲;6. 豬肥膘洗淨,入鍋煮熟,切5厘米長的細絲;7. 將干貝絲、玉蘭絲、肥膘絲三種原料合在一起拌上熟豬油,分成12 份備用;8. 胡蘿蔔、油菜葉洗淨分別切細絲;9. 用六成熱油將胡蘿蔔、油菜葉炸成紅菜松和綠菜松,撒上精鹽,放在盤中墊底;10. 炒鍋上火放入熟豬油,燒至四成熱,用筷子夾一份三絲裹上雞泥,下入油鍋中炸定形,逐個做完撈出;11. 把油加熱到六成熱,再復炸成金黃色至熟,撈出裝在菜松上即成。
工藝提示
1. 此菜選料精細,製作考究,雞脯選最嫩的部分雞芽子製成茸。注意不要把茸泥調的太稀或大厚,稀了不好炸制,濃厚了茸料掛不勻。第二次復炸時要不斷地翻轉,以免炸出雙色,影響美觀;
2.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植物油750克。
2.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植物油750克。
歷史文化
此菜乾貝與雞茸合在一起,炸制食之既有海鮮又有禽香,是一道精料細做的高檔炸菜。是山西風味菜餚中茸料菜類最有名的一品,上菜時可帶椒鹽或番茄沙司。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雞胸脯肉:雞胸肉忌與野雞、甲魚、芥末、鯉魚、鯽魚、兔肉、李子、蝦子、芝麻、菊花以及蔥蒜等一同食用;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肥膘肉: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歷史文化 此菜乾貝與雞茸合在一起,炸制食之既有海鮮又有禽香,是一道精料細做的高檔炸菜。是山西風味菜餚中茸料菜類最有名的一品,上菜時可帶椒鹽或番茄沙司。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肥膘肉: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歷史文化 此菜乾貝與雞茸合在一起,炸制食之既有海鮮又有禽香,是一道精料細做的高檔炸菜。是山西風味菜餚中茸料菜類最有名的一品,上菜時可帶椒鹽或番茄沙司。
食譜營養
雞胸脯肉:雞胸肉蛋白質含量較高,且易被人體吸收入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所含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祖國醫學認為,雞胸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頭暈心悸、乏力疲勞、月經不調、產後乳少、貧血、中虛食少、消渴、水腫、小便數頻、遺精、耳聾耳鳴等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老人,病人,體弱者更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