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雞肉肉質細嫩,滋味鮮美,並富有營養,有滋補養身的作用。雞肉中蛋白質的含量比例很高,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祖國醫學還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紅燜雞(2)
2. 紅燜雞的由來,與靜樂歷史文化名人「龍大人」有關。這「龍大人」名叫李鸞宣〔1751~1817〕,字伯宣,一字風書,號石農,靜樂縣五家莊人,他一生為官,政績斐然,又博學多才,詩名遠揚。因教授過皇室弟子,後人便尊稱他為「龍大人」。這位「龍大人」,因在宮中教授多年,故御膳佳餚多有享受。又因多次陞遷,外出巡視,遊歷了半個中國,故各地名食多有品嚐。清嘉慶八年(公元1803 年),他被彈劾罷官,流放新疆烏魯木齊一帶。嘉慶十四年(公元1809 年),因其父亡,被赦返家守孝。在守孝期間,他重登名勝天柱山,太子寺,漫遊於汾(河)、碾(河)二河之間,寫下了不少詩篇。一日偶至西關「福林泉園」飯店。遇到兒時相識宋維祥廚師,兩人敘談闊別之情,閒聊鄉土風俗。「龍大人」對故友講述了他多年宦游的經歷,也說到罷宦之後不能為國效忠,無所事事的苦悶心情,時到中午,宋師傅端上他精心烹調的萊餚,款待「龍大人」。其中有一盤雞塊,顏色黃紅,異香撲鼻。二人開懷對酌,「龍大人」吃著雞肉大加稱讚,並問為何名?老宋笑著說:「這是我最近琢磨出來的一道菜,還沒有給它起名兒呢!不然就依你終日昏昏不樂,叫做昏燜雞吧!」「龍大人」連聲說:「如此美味,不需此名,應叫紅燜雞。」這時。「龍大人」來了興致,忙向老宋回敬了三杯酒,並索筆墨寫下「民間美味紅燜雞」七字。從此,「福林泉園」生意興隆,顧客盈門。紅燜雞從此在晉北地區流傳開來。
食譜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