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將干竹蓀放在開水裡約泡15分鐘;泡發後洗淨,放入開水鍋裡焯一下,撈出用涼水過涼,擠去水。切去竹蓀上端有網狀物的1小節和下端根部,然後用剪刀將竹蓀劃開,成為約長6.6厘米、寬5厘米的大片。
2.將豬肥膘肉和雞脯肉分別砸成細泥。在雞泥中加入紹酒(10克)和涼雞湯(5克),調成稠糊,再放入雞蛋清(45克)攪勻。然後,摻入肉泥、精鹽(2克)、味精(1克)和胡椒粉,向一個方向攪打,使雞泥和肉泥充分融合,最後加入干澱粉(30克)攪勻。另將雞蛋清(15克)和干澱粉(15克)放在一起,調成蛋清糊。
3.將處理好的竹蓀(裡朝上)鋪下,用淨布搌干水。先抹上一層蛋清糊,再將攪好的肉泥糊分別平攤在每個竹蓀上,抹勻後放在盤內,上屜蒸五分鐘,取出晾涼,用刀切成寬1.65厘米的段,再把每段(有竹蒸的一面朝下),整齊地碼在碗裡,加入雞湯(100克)蒸6分鐘取出。將原湯潷在湯勺裡,竹蓀翻扣在盤裡。
菜品:
瓤竹蓀
工藝:
粉蒸
口味:
類別:
補虛養身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主料:
肥膘肉 300克 竹蓀(干) 500克
輔料:
雞胸脯肉 100克 雞蛋清 60克 澱粉(豌豆) 50克
調料:
鹽3克 黃酒15克 味精2克 胡椒粉1克 雞油10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工藝提示
本品最好使用雞湯200克,口感更好。
歷史文化
北京砂鍋居飯莊,已具有200 多年歷史,一向以「燒、「燎」、「白煮」法製作「全豬席」而著稱。其中「燎」法的代表菜即為「糊肘」。將豬肘子先用火將皮燎糊,再經白煮而成。蘸著吃,肉香之外,還帶著一種糊香味,滋味比較特殊。
食用方法
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食譜相剋
肥膘肉: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雞胸脯肉:雞胸肉忌與野雞、甲魚、芥末、鯉魚、鯽魚、兔肉、李子、蝦子、芝麻、菊花以及蔥蒜等一同食用;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雞蛋清:雞蛋清不能與白糖、豆漿、兔肉同食。
雞胸脯肉:雞胸肉忌與野雞、甲魚、芥末、鯉魚、鯽魚、兔肉、李子、蝦子、芝麻、菊花以及蔥蒜等一同食用;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雞蛋清:雞蛋清不能與白糖、豆漿、兔肉同食。
食譜營養
肥膘肉:肥膘肉中含有多種脂肪酸,能提供極高的熱量,並且含有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e、維生素a、鈣、鐵、磷、硒等營養元素;但肥豬肉中膽固醇、脂肪含量都很高,故不宜多食,而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則不宜食用。
竹蓀(干):竹蓀含有豐富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等。具有滋補強壯、益氣補腦、寧神健體的功效。
竹蓀的有效成分可補充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提高機體的免疫抗病能力。
竹蓀能夠保護肝臟,減少腹壁脂肪的積存,有俗稱「刮油」的作用,從而產生降血壓、降血脂和減肥的效果。中醫認為竹蓀可補氣養陰,潤肺止咳,清熱利濕;主治肺虛熱咳、喉炎、痢疾、白帶、高血壓、高血脂等病症。
竹蓀(干):竹蓀含有豐富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等。具有滋補強壯、益氣補腦、寧神健體的功效。
竹蓀的有效成分可補充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提高機體的免疫抗病能力。
竹蓀能夠保護肝臟,減少腹壁脂肪的積存,有俗稱「刮油」的作用,從而產生降血壓、降血脂和減肥的效果。中醫認為竹蓀可補氣養陰,潤肺止咳,清熱利濕;主治肺虛熱咳、喉炎、痢疾、白帶、高血壓、高血脂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