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栗子炒子鴆
工藝:
炸烹
口味:
色澤紅亮,滋味鮮美。
類別:
補血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壯腰健腎調理
主料:
雞肉 250克 栗子(鮮) 100克
輔料:
澱粉(蠶豆) 13克
調料:
白砂糖10克 黃酒10克 小蔥2克 醬油20克 醋2克 香油15克 鹽2克 菜籽油40克 味精2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嫩雞肉用刀交叉輕輕地拍幾下,然後切成2 厘米的方塊,盛在碗內;2. 雞肉碗內加入精鹽,用濕澱粉25克調勻上漿;3. 黃酒、醬油、白糖、醋和味精同放在碗內,用濕澱粉10克調成碗芡;4. 炒鍋置中火,下入熟菜油,燒至五成熱,把漿好的雞塊和栗子一起落鍋,用筷子劃散,10 分鐘後用漏勺撈起;5. 待油溫回升到七成熱時,再將雞塊和栗子入鍋,劃5 秒鐘左右,倒入漏勺瀝去油;6. 原炒鍋留底油15克,回置火上,投入蔥段,煸出香味,倒入雞塊和栗子;7. 同時將調好的芡汁加清水25克稀釋,攪勻倒入鍋內,顛翻幾下,使雞塊和栗子裹芡芡汁,淋上芝麻油即成。
工藝提示
1. 雞塊與栗子,用中火溫油炸至酥透,重油上色,勾芡即出鍋,不可久煮;
2.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熟菜油750克。
2.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熟菜油750克。
歷史文化
1. 民諺說「金桂飄香粟子來。」「栗子炒子雞」是金秋季節杭州地區的時令名菜。栗樹是我國最古老的果樹之一,享有「乾果之王」的美譽。它含有豐富的營養成份,並有益氣,厚腸胃,補腎氣的療效,若頓食至飽,反傷脾胃。蘇東坡之弟蘇轍曾作過「栗」詩:「老去自添腰腳病,山翁服栗舊傳方。客來為說晨興晚,三咽徐收白玉漿。」明代醫學家李時珍謂之「此得食栗之訣也。」
2. 栗子成熟,當年新雞正肥,桂花新栗,栗肉有桂花清香,其味更佳,將香糯的栗子和新鮮的嫩雞同炒,是浙江省1956 年認定的36 種杭州名菜之一。
2. 栗子成熟,當年新雞正肥,桂花新栗,栗肉有桂花清香,其味更佳,將香糯的栗子和新鮮的嫩雞同炒,是浙江省1956 年認定的36 種杭州名菜之一。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雞肉:雞肉忌與野雞、甲魚、芥末、鯉魚、鯽魚、兔肉、李子、蝦子、芝麻、菊花以及蔥蒜等一同食用;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栗子(鮮):栗子不宜與牛肉、鴨肉、杏仁一起食用。
澱粉(蠶豆):蠶豆不宜與田螺同食。
歷史文化 1. 民諺說「金桂飄香粟子來。」「栗子炒子雞」是金秋季節杭州地區的時令名菜。栗樹是我國最古老的果樹之一,享有「乾果之王」的美譽。它含有豐富的營養成份,並有益氣,厚腸胃,補腎氣的療效,若頓食至飽,反傷脾胃。蘇東坡之弟蘇轍曾作過「栗」詩:「老去自添腰腳病,山翁服栗舊傳方。客來為說晨興晚,三咽徐收白玉漿。」明代醫學家李時珍謂之「此得食栗之訣也。」
2. 栗子成熟,當年新雞正肥,桂花新栗,栗肉有桂花清香,其味更佳,將香糯的栗子和新鮮的嫩雞同炒,是浙江省1956 年認定的36 種杭州名菜之一。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栗子(鮮):栗子不宜與牛肉、鴨肉、杏仁一起食用。
澱粉(蠶豆):蠶豆不宜與田螺同食。
歷史文化 1. 民諺說「金桂飄香粟子來。」「栗子炒子雞」是金秋季節杭州地區的時令名菜。栗樹是我國最古老的果樹之一,享有「乾果之王」的美譽。它含有豐富的營養成份,並有益氣,厚腸胃,補腎氣的療效,若頓食至飽,反傷脾胃。蘇東坡之弟蘇轍曾作過「栗」詩:「老去自添腰腳病,山翁服栗舊傳方。客來為說晨興晚,三咽徐收白玉漿。」明代醫學家李時珍謂之「此得食栗之訣也。」
2. 栗子成熟,當年新雞正肥,桂花新栗,栗肉有桂花清香,其味更佳,將香糯的栗子和新鮮的嫩雞同炒,是浙江省1956 年認定的36 種杭州名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