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白肉血腸
工藝:
燉
口味:
此菜色澤紅白、糊香可口,味道多樣,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嫩而不碎,鬆軟鮮嫩,冷熱均可,美味實惠,風味獨特。
類別:
東北菜 氣血雙補調理 小兒遺尿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健脾開胃調理
主料:
豬肋條肉(五花肉) 1000克 豬大腸 1000克 豬血 1000克 酸白菜 250克
輔料:
調料:
砂仁8克 桂皮8克 鹽50克 肉豆蔻8克 丁香8克 味精5克 醬油20克 辣椒油15克 腐乳(紅)20克 大蒜15克 蝦油10克 香油10克 香菜15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白肉製法:1 將肉叉於鐵叉之上,用中火烤,烤出浮油,將毛烤淨;2 把烤好的肉放入水中浸泡10 分鐘後,用刷子刷3~4 遍,刷淨污染,吊起擦淨污水;3 肉皮向下,開水下鍋,水開後,移至微火煮至六七成熟,抽出筋骨,再煮熟為止;4 將煮好的肉切片,每片1.3~16 厘米長、0.5 厘米厚。2. 血腸製法:1 將豬腸加鹽、醋,攪拌見起白沫,用水洗淨白沫和污物,放入冷藏箱待用;2 取殺豬時流出的鮮血,坐清兩次,把清血和混血分開;3 混血與清血加水各125毫升、鹽10克、味精1克、砂仁、桂皮、肉寇20 克;4 把豬腸從冷藏箱內取出,用水洗淨,一頭用馬蓮紮好,從另一頭灌血,灌好後,將口紮住,再從中間紮住,分為兩段;5 開水下鍋,煮10 分鐘左右,見血腸浮起撈出。放入冷水盆內,把煮熟的血腸用刀切1.3~1.6 厘米的片;3. 酸菜去外層老葉,洗淨,切成細絲;4. 將白肉、血腸、酸菜絲,下鍋同煮3~4 分鐘即可;5. 蘸調料食用:調料用醬油、韭菜花醬、辣椒油、腐乳、蒜泥、蝦油、香油、香菜末合成。
工藝提示
1. 要選用肉質鮮嫩、膘厚薄適當、帶骨帶皮的豬肉;
2. 烤好的肉要在水中排酸。冬天用熱水,夏天用溫水;
3. 肉切汁時,趁熱由外向裡四面切,稍涼回鍋,再換另一塊熱肉切;
4. 用豬鮮血風味才好,灌腸時,將血上下攪拌;
5. 制韭菜花醬時除韭菜花外,加適量的嫩韭菜、蘋果、梨、小黃瓜等,清香可口,別有風味;制辣椒面用辣椒,先用淨布擦淨灰塵,用剪刀剪成細圓圈,連粉一起炸成椒油,有糊香味;
6. 血腸的製作過程中需要用鹽50克、醋100克醃製去白沫和污物。
2. 烤好的肉要在水中排酸。冬天用熱水,夏天用溫水;
3. 肉切汁時,趁熱由外向裡四面切,稍涼回鍋,再換另一塊熱肉切;
4. 用豬鮮血風味才好,灌腸時,將血上下攪拌;
5. 制韭菜花醬時除韭菜花外,加適量的嫩韭菜、蘋果、梨、小黃瓜等,清香可口,別有風味;制辣椒面用辣椒,先用淨布擦淨灰塵,用剪刀剪成細圓圈,連粉一起炸成椒油,有糊香味;
6. 血腸的製作過程中需要用鹽50克、醋100克醃製去白沫和污物。
歷史文化
此菜是東北民間傳統菜餚之一。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豬肋條肉(五花肉):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
豬血:豬血不宜與黃豆同吃,否則會引起消化不良;忌於海帶同食,會導致便秘。
酸白菜:酸菜不宜與柿子同食,會導致胃石症。
歷史文化 此菜是東北民間傳統菜餚之一。
豬血:豬血不宜與黃豆同吃,否則會引起消化不良;忌於海帶同食,會導致便秘。
酸白菜:酸菜不宜與柿子同食,會導致胃石症。
歷史文化 此菜是東北民間傳統菜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