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黃燜甲魚
工藝:
燜
口味:
味道醇厚,湯汁稠濃而腴美;甲魚軟嫩、酥爛而香味四溢。
類別:
湖北菜 動脈硬化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滋陰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主料:
甲魚 1000克
輔料:
澱粉(蠶豆) 8克
調料:
鹽5克 醬油15克 小蔥25克 大蒜25克 姜10克 味精2克 胡椒粉1克 豬油(煉製)150克 白砂糖2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將甲魚宰殺洗淨,砍去頭、腳、殼,去內臟,留裙邊,剁成5 厘米見方的塊;2. 炒鍋置旺火上,倒入熟豬油,燒至六成熱,放入甲魚炸至斷生撈出;3. 將薑片、蒜頭入炒鍋中稍煸,加排骨湯1000毫升、醬油、精鹽、味精燒煮;4. 待燒沸後,下甲魚,加蓋燜燒,待湯汁濃稠,甲魚酥爛時,放入蔥段,用濕澱粉勾芡,淋入熟豬油起鍋盛盤,撒上胡椒粉即成。
工藝提示
1. 油炸甲魚,增色去腥,炸約3 分鐘,即斷生出鍋;
2. 因有過油炸制甲魚過程,需準備熟豬油1000克;
3. 燒燜甲魚,大火燒開,小火燜40分鐘左右,甲魚酥爛入味,勾芡淋明油,出鍋盛盤。
4. 味精宜後放,菜熟後加入,以化為度,加熱時間過長,鮮味盡失,且
生異味,影響菜餚質量。
2. 因有過油炸制甲魚過程,需準備熟豬油1000克;
3. 燒燜甲魚,大火燒開,小火燜40分鐘左右,甲魚酥爛入味,勾芡淋明油,出鍋盛盤。
4. 味精宜後放,菜熟後加入,以化為度,加熱時間過長,鮮味盡失,且
生異味,影響菜餚質量。
歷史文化
1. 傳說明成祖稱燕王,因受誣陷,舉行兵變。兵抵金陵,暴雨不止,糧盡槍缺,兵源不濟,將有功虧一簣之勢。適有遊方道士施展法術,攻破城池,助其成功。當成祖論功封賞時,弟子前來討封。成祖查其功績和家族氏源,乃龍王第八子也,隨依次賜名王八,並封為「馱聖旨」。聖諭上自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凡見有馱聖旨的都要下跪接讀。甚至寺院庵堂內,見王八馱有石碑,一些善男信女也要朝拜和供奉。王八在受到人間尊敬以後,便趾高氣揚,忘乎所以,稍不如意,便興風作浪,危害人民,因此引起朝野的憤慨,於是紛紛以其替身--王八,烹煮作食,以消其恨。久之烏龜也難倖免,此俗沿至今日。
2. 「黃燜甲魚」採用油燜技法,甲魚肉過油後,以少量湯汁加蓋,置中火上慢燜,滋汁自然濃縮。此菜傳統食法是同時上鹹鮮味的植物菜「散燴八寶」,可增鮮解膩,相得益彰。
2. 「黃燜甲魚」採用油燜技法,甲魚肉過油後,以少量湯汁加蓋,置中火上慢燜,滋汁自然濃縮。此菜傳統食法是同時上鹹鮮味的植物菜「散燴八寶」,可增鮮解膩,相得益彰。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甲魚:甲魚不宜與桃子、莧萊、雞蛋、豬肉、兔肉、薄荷、芹菜、鴨蛋、鴨肉、芥末、雞肉、黃鱔、蟹一同食用。
澱粉(蠶豆):蠶豆不宜與田螺同食。
歷史文化 1. 傳說明成祖稱燕王,因受誣陷,舉行兵變。兵抵金陵,暴雨不止,糧盡槍缺,兵源不濟,將有功虧一簣之勢。適有遊方道士施展法術,攻破城池,助其成功。當成祖論功封賞時,弟子前來討封。成祖查其功績和家族氏源,乃龍王第八子也,隨依次賜名王八,並封為「馱聖旨」。聖諭上自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凡見有馱聖旨的都要下跪接讀。甚至寺院庵堂內,見王八馱有石碑,一些善男信女也要朝拜和供奉。王八在受到人間尊敬以後,便趾高氣揚,忘乎所以,稍不如意,便興風作浪,危害人民,因此引起朝野的憤慨,於是紛紛以其替身--王八,烹煮作食,以消其恨。久之烏龜也難倖免,此俗沿至今日。
澱粉(蠶豆):蠶豆不宜與田螺同食。
歷史文化 1. 傳說明成祖稱燕王,因受誣陷,舉行兵變。兵抵金陵,暴雨不止,糧盡槍缺,兵源不濟,將有功虧一簣之勢。適有遊方道士施展法術,攻破城池,助其成功。當成祖論功封賞時,弟子前來討封。成祖查其功績和家族氏源,乃龍王第八子也,隨依次賜名王八,並封為「馱聖旨」。聖諭上自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凡見有馱聖旨的都要下跪接讀。甚至寺院庵堂內,見王八馱有石碑,一些善男信女也要朝拜和供奉。王八在受到人間尊敬以後,便趾高氣揚,忘乎所以,稍不如意,便興風作浪,危害人民,因此引起朝野的憤慨,於是紛紛以其替身--王八,烹煮作食,以消其恨。久之烏龜也難倖免,此俗沿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