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清燉甲魚
工藝:
清燉
口味:
成菜後肉質軟嫩,不散不爛,湯汁清澈,鮮香可口。
類別:
湖北菜 氣血雙補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滋陰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主料:
甲魚 750克
輔料:
火腿 100克 澱粉(蠶豆) 13克 香菇(鮮) 25克
調料:
黃酒15克 小蔥60克 味精1克 大蒜100克 鹽3克 豬油(煉製)100克 醋25克 胡椒粉1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甲魚經宰殺處理洗淨,甲魚肉剁成3 厘米見方的塊,再用清水漂淨血後,撈出瀝水,甲魚蛋留用;2. 然後以精鹽少許,濕澱粉拌勻上漿;3. 熟火腿切片;4. 蔥姜洗淨,蔥10克切蔥花,50克打成結,姜切片;5. 香菇去蒂,洗淨,入沸水焯熟;6. 炒鍋置旺火上,放入熟豬油,待油燒至七、八成熱,放入漿好的甲魚,炸至兩面硬結時撈出;7. 將蒜瓣、生薑片放入湯碗中,再將炸過的甲魚裝入,加雞清湯500毫升、精鹽、醋、黃酒,周圍擺好火腿、香菇、並分別碼上裙邊、甲魚蛋、腳爪;8. 將蔥結蓋在上面,上籠屜蒸爛取出,加味精,撒上胡椒粉即成。
工藝提示
1. 甲魚初加工:使甲魚腹部朝上,待其將頭伸出時,用力將頭斬下,頭腔朝下,控淨血,入八成開的水中燙幾分鐘,再放入溫水中,用小刀刮去裙邊和腿部的黑膜,沿甲蓋劃開,撬開蓋,耳出內臟,剁去爪尖,用涼水沖洗乾淨即可;
2. 因有甲魚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熟豬油1000克。
2. 因有甲魚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熟豬油1000克。
歷史文化
1. 甲魚又稱水魚、圓魚、足魚、學名鱉,生活於河湖池沼中。有菜花甲魚、牡丹甲魚、桂花甲魚諸說。以三花開時上市者最為肥美,甲魚五味俱全,集雞鹿牛羊豬五味於一體,其味之鮮,難以言狀;
2. 「清燉甲魚」乃應城傳統名菜。其特色是在蒸燉之前,不用沸水去腥,而是將甲魚肉塊用濕澱粉漿好後先炸制,然後再蒸燉。據元代《飲膳正要》載:「圓魚湯主中傷,益氣、補不足。」
2. 「清燉甲魚」乃應城傳統名菜。其特色是在蒸燉之前,不用沸水去腥,而是將甲魚肉塊用濕澱粉漿好後先炸制,然後再蒸燉。據元代《飲膳正要》載:「圓魚湯主中傷,益氣、補不足。」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甲魚:甲魚不宜與桃子、莧萊、雞蛋、豬肉、兔肉、薄荷、芹菜、鴨蛋、鴨肉、芥末、雞肉、黃鱔、蟹一同食用。
澱粉(蠶豆):蠶豆不宜與田螺同食。
歷史文化 1. 甲魚又稱水魚、圓魚、足魚、學名鱉,生活於河湖池沼中。有菜花甲魚、牡丹甲魚、桂花甲魚諸說。以三花開時上市者最為肥美,甲魚五味俱全,集雞鹿牛羊豬五味於一體,其味之鮮,難以言狀;
2. 「清燉甲魚」乃應城傳統名菜。其特色是在蒸燉之前,不用沸水去腥,而是將甲魚肉塊用濕澱粉漿好後先炸制,然後再蒸燉。據元代《飲膳正要》載:「圓魚湯主中傷,益氣、補不足。」
澱粉(蠶豆):蠶豆不宜與田螺同食。
歷史文化 1. 甲魚又稱水魚、圓魚、足魚、學名鱉,生活於河湖池沼中。有菜花甲魚、牡丹甲魚、桂花甲魚諸說。以三花開時上市者最為肥美,甲魚五味俱全,集雞鹿牛羊豬五味於一體,其味之鮮,難以言狀;
2. 「清燉甲魚」乃應城傳統名菜。其特色是在蒸燉之前,不用沸水去腥,而是將甲魚肉塊用濕澱粉漿好後先炸制,然後再蒸燉。據元代《飲膳正要》載:「圓魚湯主中傷,益氣、補不足。」
食譜營養
甲魚:甲魚的食用價值很高,甲魚肉味道特別鮮美,營養十分豐富。甲魚肉及其提取物能有效地預防和抑制肝癌、胃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並用於防治因放療、化療引起的虛弱、貧血、白細胞減少等症。甲魚亦有較好的淨血作用,常食者可降低血膽固醇,因而對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有益。甲魚還能「補勞傷,壯陽氣,大補陰之不足」。食甲魚對肺結核、貧血、體質虛弱等多種病患亦有一定的輔助療效。甲魚肉性平、味甘,具有滋陰涼血、補腎健骨、散結消痞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