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雞卷肉
工藝:
燜
口味:
滷汁厚濃光亮,肥糯鮮嫩,醇厚入味,鹹中帶甜。
類別:
補虛養身調理 健脾開胃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冬季養生調理
主料:
豬大腸 150克 豬肋條肉(五花肉) 150克
輔料:
澱粉(蠶豆) 5克
調料:
味精2克 小蔥3克 黃酒10克 醬油25克 大豆油20克 白砂糖20克 豬油(煉製)20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將肥嫩公雞宰殺煺毛、去內臟,洗淨,取肉用水洗淨,切成3.3 厘米大小的方塊;2. 豬大腸洗淨,煮熟,斜切成4.2 厘米厚的稜子塊;3. 取生豬肋條肉,切成2 厘米見方的小塊;4. 炒鍋用旺火燒熱,下豬油15克燒熱後,將肉塊放入,炒至表皮乾燥泛黃,肉質緊縮時,加酒、醬油,炒制;5. 待炒至肉呈紅色後,加白糖、肉清湯、蔥、姜,燜燒至硬酥時取出,即成炒肉,備用;6. 炒鍋置旺火上燒熱,用油滑鍋後倒出,放入豆油燒到八成熱時,下入雞塊煸炒到雞皮收縮泛白;7. 再加入豬大腸塊、黃酒、醬油、味精、白糖,燒到雞塊、豬大腸上色;8. 再放入肉清湯、炒肉,把炒鍋端到微火上加蓋,燜燒;9. 燜燒到雞酥、湯收緊時,把炒鍋端回旺火上,稠濃滷汁,用濕澱粉勾成薄芡,再淋入熟豬油,顛翻幾下,撒上蔥段即可。
工藝提示
1. 茄條加鹽少許,醃約5 分鐘,輕輕擠去水份,然後再炸,既入味又省油;炸油清亮,便於再用;
2. 因有過油過程,需準備熟豬油1500克。
2. 因有過油過程,需準備熟豬油1500克。
歷史文化
1. 此菜是有濃厚上海風味的冬令名菜;
2. 在烹製此菜時,取用新鮮的嫩雞肉、豬肋條肉和豬大腸三樣為原料。因為雞具有濃厚的鮮味,肋條肉有瘦有肥,而豬大腸含脂肪較多,用這三樣原料做菜,口味濃厚而又鮮美。
2. 在烹製此菜時,取用新鮮的嫩雞肉、豬肋條肉和豬大腸三樣為原料。因為雞具有濃厚的鮮味,肋條肉有瘦有肥,而豬大腸含脂肪較多,用這三樣原料做菜,口味濃厚而又鮮美。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豬肋條肉(五花肉):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
澱粉(蠶豆):蠶豆不宜與田螺同食。
歷史文化 1. 此菜是有濃厚上海風味的冬令名菜;
2. 在烹製此菜時,取用新鮮的嫩雞肉、豬肋條肉和豬大腸三樣為原料。因為雞具有濃厚的鮮味,肋條肉有瘦有肥,而豬大腸含脂肪較多,用這三樣原料做菜,口味濃厚而又鮮美。
澱粉(蠶豆):蠶豆不宜與田螺同食。
歷史文化 1. 此菜是有濃厚上海風味的冬令名菜;
2. 在烹製此菜時,取用新鮮的嫩雞肉、豬肋條肉和豬大腸三樣為原料。因為雞具有濃厚的鮮味,肋條肉有瘦有肥,而豬大腸含脂肪較多,用這三樣原料做菜,口味濃厚而又鮮美。
食譜營養
豬大腸:豬大腸有潤燥、補虛、止渴止血之功效,可用於治療虛弱口渴、脫肛、痔瘡、便血、便秘等症,因其性寒,凡脾虛便溏者忌食。
豬肋條肉(五花肉):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但由於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澱粉(蠶豆):蠶豆中含有豐富的鈣、鋅、錳、磷脂等,是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組成成分,並含有豐富的膽鹼,有增加記憶力和健腦作用。對於正在應付考試或腦力工作者,適當進食蠶豆可能會有一定功效。蠶豆中的蛋白質可以延緩動脈硬化,蠶豆皮中的粗纖維有降低膽固槨、促進腸蠕動的作用。同時蠶豆也是抗癌食品之一,對預防腸癌有一定的作用。
豬肋條肉(五花肉):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但由於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澱粉(蠶豆):蠶豆中含有豐富的鈣、鋅、錳、磷脂等,是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組成成分,並含有豐富的膽鹼,有增加記憶力和健腦作用。對於正在應付考試或腦力工作者,適當進食蠶豆可能會有一定功效。蠶豆中的蛋白質可以延緩動脈硬化,蠶豆皮中的粗纖維有降低膽固槨、促進腸蠕動的作用。同時蠶豆也是抗癌食品之一,對預防腸癌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