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譜首頁 國外食譜 便當食譜 飲食養性 特色食譜 做菜技巧 烹飪知識 飲食文化 美容瘦身
各地食譜 煲湯羹粥 夏日美食 食色男女 營養飲食 伊人美食 廚房秘笈 調理食譜 飲食禮儀
人群食譜 飲料甜品 火鍋配方 素食食譜 中華菜系 家常食譜 特色小吃 飲食健康 成人聊天
  • 欄目分類 ≥
您現在的位置:主頁>烹飪知識> 文章:

認識各種食物蓬鬆劑的妙用

食物蓬鬆劑的作用是通過誘發化學或生化反應,在麵粉製成的食物中產生大量的氣體,使麵團或麵糊體積充分膨脹,而麵粉中的麵筋形成可保持氣體的網絡,在氣體作用下成為均勻緻密的多孔狀態,從而使食品膨鬆、酥脆或柔軟可口,形成我們熟悉的各種麵食。很多中外面食的製作都需要蓬鬆劑。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食物蓬鬆劑的作用原理、使用規律和相關的健康問題。

一、化學蓬鬆劑:

1. 小蘇打(碳酸氫鈉,鹼,baking soda):在和食物裡含有的酸性物質作用下,小蘇打可分解成鈉離子,水和二氧化碳氣體,後者可以起蓬鬆食物的作用。但小蘇打釋放氣體的反應需要酸性物質的存在,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反應的引發很難控制,用量太大會產生苦味或澀味。由於這些原因,小蘇打很少作為蓬鬆劑單獨使用,一般都作為復合蓬鬆劑的成分之一。但也可以用受熱來引發小蘇打氣體的產生,例如,在炒牛肉前在肉中拌入小蘇打,炒肉時小蘇打受熱放出氣體,使牛肉組織變得疏鬆,口感更加細嫩。

貓註:我做水煮肉的秘訣之一就是先用啤酒加一點點小蘇打把肉片醃一會,然後洗淨,再按照一般水煮肉的烹飪步驟操作。

2. 臭粉(碳酸氫銨):在需要快速大量產生氣體的時候就需要用到臭粉。臭粉在加熱時或酸性條件下會分解成水,氨氣和二氧化碳氣體。由於快速釋放,氨氣在成品裡殘留很少,不會在成品裡嘗出氨味。由於臭粉容易分解放出氨氣(這就是臭粉名字的出處)而失去作用,它很難儲藏,一般在家庭較少使用。在烤制桃酥或某些餅乾時要用到臭粉。

3. 明礬(硫酸鉀鋁或硫酸鉀鋁,S.A.S.):常用的明礬其實是酸性混合物,在和食物固有或添加成分如小蘇打作用時放出氣體,起蓬鬆作用。一般也是作為復合蓬鬆劑的酸的成分。特點是要在高溫下才能快速反應。常見的例子是用來炸油條。

4. 泡打粉(baking powder):是一種復合蓬鬆劑,有很多不同的種類。一般是將固體的鹼和酸的粉末混合,在乾燥的條件下它們不接觸,也不發生反應,一旦遇水就會溶解接觸,反應放出氣體。固體鹼粉常用小蘇打,固體酸粉有酒石酸鹽(塔塔粉,tartar)和磷酸鹽(phosphate, 如磷酸鈣和焦磷酸鈉),它們的反應速度都很快,加水和麵粉混合後需要馬上烤,而還有用明礬(S.A.S.)作為固體酸的,反應速度要慢很多,但在高溫下很快。明礬常見於雙重活性泡打粉(Double-acting (D.A.) baking powders )。雙效的意思是指在加水和麵粉混合後,小蘇打首先和快速的固體酸(如塔塔粉)反應放出第一批氣體,此時明礬和小蘇打基本不反應,但放入烤箱加熱時,明礬和小蘇打受熱放出第二批氣體,這就是所謂的雙重活性(Double-acting)。市場上常見的是雙重活性泡打粉。一些自發麵粉也已經混合了泡打粉,加水後需要迅速烤。由於泡打粉容易儲存,容易控制,成為了目前最常用的蓬鬆劑,大部分西點都要用到泡打粉。

    上一篇:怎樣煎魚不粘鍋  下一篇:教你識牛肉、羊肉、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