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茸的家庭簡易服用方法
人參和鹿茸為滋補強壯的上乘佳品,價格較之一般滋補類藥昂貴得多,因此,採取合理的正確的服食方法,常常能收到藥半功倍的療效。
服用參茸的方法多種多樣,家庭進補以醫療保健為目的,可以根據各自的經濟狀況、服食條件、工作環境及平素習慣等,選擇既方便、又實惠,且療效又好的方法。如外出旅行,常口含參片,能消除疲勞,令人精神倍增。喜愛飲酒的,可選製藥酒,愛好飲茶的,可製作藥茶,素無嗜好的,可以製作參、茸藥膳。參茸的服用方法一般有如下幾種:
(一)泡製藥茶
藥茶療法是中醫傳統的治療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具有製作簡單方便,吸引較快的優點。通常是將人參用乾淨的濕布包裹半天左右,令其變軟,然後切成薄片,放在日光下曬乾或烘乾均可。使用時,每次少則三五片,多則十餘片,放入茶杯中以沸水沖泡,蓋緊杯蓋,溫浸幾分鐘,即可以當茶飲用,或者和其它具有甜味的滋補類藥物配伍成方,同時泡沏飲用。經多次泡沏,直至藥汁無味時,便可將參渣嚼後吞服。至於參條、參須,只要稍加斷碎,就可以直接泡飲服用。乾淨的參葉,僅須搓揉至碎,便可泡服。參花則可以直接泡飲服用。相比而言,參須、參葉和參花用量要大些,否則,功效會遜色得多。因為鹿茸的商品本身就是薄片狀,所以能直接泡茶飲用,最後嚼食吞下。作為保健藥茶飲用,單味藥服食,人參一日量以2克左右為宜,鹿茸以0.3~0.5克為好,可採用隔日飲用法,不必每日都服。堅持數月,必有助益。作為治療疾病使用茶療,參、茸的劑量,可以適當增大些,或者根據醫囑用量。
(二)含化嚼食
前已敘述,古代醫家有含嘗高麗參以判斷真偽的做法。氣虛含嚼紅參,陰虛含嚼西洋參,這種含化嚼食的方法,古往今來,備受青睞。據載,慈禧太后就經常含嚼西洋參以吞津益壽。含化不受場所、條件、環境的限制。具體做法是:將人參或西洋參切成薄片,曬乾後,裝入乾淨瓶中。隨用隨取,每次以一二片含於舌下,借助唾液的濕潤將其泡透,進而吞嚥津液,以求藥效。初含微苦,繼之甘甜,直至藥味淡薄以後,再將它嚼碎吞下。參須、參條和鹿茸採用嚼食法服用,更為適宜。劑量可參閱泡製藥茶條。
(三)煎煮藥粥
保健和食療性質的藥粥,在我國流傳已久。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使用藥粥治療疾病的記載。在中醫基礎理論的指導下,以人參、鹿茸為主,配合其它滋補性藥物,與米谷配伍,再加入適當的調料,同煮為粥,進補服食,是一種較為理想的食療方法。參、茸藥粥,通常有兩種做法:一是將參、茸的薄片直接和粳米加水煎煮,熬粥食用,最後將參茸的殘渣嚼食吞服;另一種是將人參或鹿茸加工成為粉劑,在清晨或晚上食粥時,調入少許粉末攪和均勻後即可用。每10克人參粉作保健藥粥時,可分成10~15次服完。1克鹿茸粉分作2~3次調服。
- 上一篇:廚房之中巧用鹽 下一篇:「勾芡」、「掛糊」好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