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譜首頁 國外食譜 便當食譜 飲食養性 特色食譜 做菜技巧 烹飪知識 飲食文化 美容瘦身
各地食譜 煲湯羹粥 夏日美食 食色男女 營養飲食 伊人美食 廚房秘笈 調理食譜 飲食禮儀
人群食譜 飲料甜品 火鍋配方 素食食譜 中華菜系 家常食譜 特色小吃 飲食健康 成人聊天
  • 欄目分類 ≥
您現在的位置:主頁>烹飪知識> 文章:

細數家庭食品衛生六大誤區

誤區一:食物貯存在冰箱內就安全

據介紹,冰箱並不是食品保鮮、儲藏的保險櫃。冰箱內食物也能引起食物中毒,因為冰箱內生熟食物混放,容易造成食品再次污染。另外,一些嗜冷細菌,如結腸炎耶爾森氏菌在0~5攝氏度左右都會大量繁殖和產生毒素。

誤區二:冷飲、冷食是安全的

夏季,常有人到路邊、樹下的無證攤點上喝刨冰、冰飲料,而其所用的冰又多是工業用冰,帶有大量細菌、致病菌和其他有毒物質。售賣者也沒經健康檢查,食後極易造成食物中毒和其他病症的發生。

誤區三:有壞味的食物煮一煮就可以吃了

因為有的細菌耐高溫,如肉毒桿菌牙孢在1000攝氏度的沸水中仍能生存5個多小時,有的細菌的毒素並不能完全被沸水破壞。

誤區四:細菌怕鹽,所以鹹肉、醃魚不用消毒

副溶血性弧菌就喜歡含鹽的環境,而其廣泛存在於海產食品中,如海魚、海蝦、蟹、魷魚及貝類等,在冷葷食品如豬頭肉等滷菜中也極易生長繁殖。而副溶血性弧菌在含鹽10%以下的食品中、在不潔的抹布及砧板上可存活30天以上。溫度、濕度較高的環境中,含鹽葷食品一旦被其污染,只需2~3個小時,食品中的細菌數量就能達到使人食物中毒的程度。

誤區五:食物經煮沸就能消毒殺菌

化學性食物中毒就不是高溫處理可以避免的,有時煮沸反而會使其毒素加大。如:爛白菜中產生有毒的亞硝酸鹽、發芽和未成熟土豆中的龍葵鹼、油料中的黃曲霉毒素等都不能通過高溫達到消毒的目的。

誤區六:食物沒有變味就是沒壞

許多食物雖然沒有變味,或者沒有明顯腐敗外觀,但大量細菌都已深入其中,只是暫時還處在食物變質的量變過程中,還沒有引起食物本質上的變化而已。

    上一篇:各類食物的合理烹飪推薦  下一篇:皮蛋「保質期」只有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