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製作日本壽司
壽司是日本料理中獨具特色的一種食品,「壽司」是它的漢語譯音,它在日語中的發音為「sushi」。據說,壽司的製作方法是和水稻的種植技術一起從中國傳到日本的。據有關資料記載,早在大約公元1世紀,中國的文學作品中就提到了壽司,而壽司首次出現在日本的文學作品中,則已經是18世紀的事情了。
目前,經營日本壽司的餐館幾乎遍佈世界各地,壽司也因此成為了各國人民喜愛的食品。究其原因,除了壽司的風味特色之外,也和精明的日本商人善於營造「壽司文化」氛圍、不斷地改進壽司的製作方法、別出心裁地推出新的壽司品種有關。
壽司的種類很多,按其製作方法的不同,主要可分為那瑪熟壽司「那瑪」在日語中是生的意思,而「熟」在日語中是醃漬、發酵的意思、壓壽司、手握司、散壽司、棒壽司、卷壽司、鯽魚壽司等等,而其中鯽魚壽司被看作是日本料理中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依古法製作的壽司。
鯽魚壽司是以鯽魚、米飯和精鹽為原料,經過長達幾個月的醃漬和發酵製成的。用這種方法製作的壽司,原料中會產生大量的乳酸菌,給成品添加一種特殊的酸味,而且這些乳酸菌本身亦有防腐作用。
不過,今天這種用古法製作的壽司已不多見。現代日本壽司大多採用醋拌米飯的方法來加工其主料,而且由於米飯中一般要加入四種以上的調料,故壽司又有「四喜飯」之稱。
壽司雖然是一種外來食品,但是其製作方法並不複雜。在製作中,只要我們掌握好壽司的選料、壽司的配比和壽司的佐味料等幾個方面,就能夠製作出色、香、味、形俱佳的壽司來。
一、壽司的選料
壽司的種類很多,而且在原料的選擇上範圍也很廣。壽司常用的主要原料為壽司米日本粳米,其特點是色澤白淨,顆粒圓潤,用它煮出的飯不僅彈性好,有嚼頭,且具有較大的黏性。
包捲壽司的外皮所用的原料,以優質的海苔紫菜、海帶、蛋皮、豆腐皮、春卷皮、大白菜等為常見。
壽司的餡料豐富多彩,且最能體現壽司的特色。餡料所用的原料有海魚、蟹肉、貝類、淡水魚、煎蛋和時令鮮蔬如香菇、黃瓜、生菜等等。
二、壽司的配比
壽司的配比指的是煮壽司飯時米和水的比例,調製壽司醋時鹽、糖、醋的比例,以及調製壽司飯時醋和飯的比例。
1米和水的比例
壽司米淘洗淨,瀝干水,盛入電飯鍋中,按米和水1︰1的比例摻入清水,煮熟成壽司飯。注意,如果一次煮的壽司飯較多5份以上,就應適當減少水的用量,例如6碗米只需加5碗水即可。另外,若想增加飯的黏性,亦可在米中加入少量的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