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您烹製肥腸佳餚
肥腸即豬大腸,為常見的豬下水之一。由於肥腸內多污物、外多粘液且腥氣較重,故在用肥腸製作菜餚時,其選料和初加工便顯得十分重要。應選用新鮮的、呈淺米黃色且未經水泡的豬大腸,先用清水將大腸內外翻洗乾淨,撕去腸油,再用鹽、醋和明礬反覆進行揉搓,然後沖洗乾淨,入沸水鍋中汆一水,撈出後又用鹽、醋和明礬反覆進行揉搓,然後再次洗淨。
淨鍋置火上,摻入清水,放入生薑、大蔥均拍破、花椒、精鹽、料酒,下入洗淨的肥腸,用大火燒開後,轉用小火煮約2小時,至肥腸熟透且軟時,撈出晾涼,然後放入冰箱中冷藏備用,煮肥腸的湯汁則不能留用。注意,煮肥腸時鍋不能加蓋,以便讓肥腸所帶的異味趁熱盡量揮發。另外,也不能用高壓鍋將肥腸壓,否則其異味將難以去除。
經過以上工序處理過的肥腸,就可以用來烹製菜餚了。常見的傳統肥腸菜主要有鹵肥腸、炸肥腸、蒸肥腸、燒肥腸、豌豆肥腸湯等等,讀者可以參看有關書籍瞭解其製法。下面介紹幾款我倆創製的較為新穎的肥腸菜餚,供讀者參考。
菊花肥腸
原料:處理好的肥腸腸頭部分300克雞蛋1個干澱粉75克番茄醬30克白糖5克白醋5克濕澱粉少許精煉油1000克約耗75克
製法:
1肥腸剖開,切成長方形片,再橫著用刀剞成絲狀,但使一邊相連;雞蛋磕入碗中,加入25克干澱粉攪勻成全蛋糊。然後將切好的肥腸先裹勻全蛋糊,再撲勻干澱粉,放在漏勺中拼成菊花形。
2炒鍋置火上,放入精煉油燒至五六成熱,將裝有菊花肥腸的漏勺放入油鍋中,炸至勺中的肥腸定形後,將漏勺提起,待油溫升至七八成熱,再下鍋復炸至肥腸金黃酥脆時,撈出,將肥腸擺入盤中。
3鍋留底油少許,下入番茄醬炒香,調入白糖、白醋,最後用濕澱粉勾薄芡,起鍋淋在盤中菊花肥腸上,稍加點綴即成。
特點:造型美觀,鮮香酥脆,酸甜可口。
肥腸酥卷
原料:處理好的肥腸腸頭部分400克豬肥瘦肉200克芽菜100克姜米10克蔥花30克雞蛋1個吉士粉50克麵包糠100克精鹽、胡椒粉、料酒、味精、濕澱粉各適量精煉油1000克約耗100克蔥絲100克青紅椒絲100克
製法:
1肥腸剖開,片成長方形大薄片;豬肥瘦肉剁成茸,加入精鹽、胡椒粉、料酒、味精、濕澱粉攪拌均勻;芽菜切成細末;雞蛋磕入碗中,加入吉士粉攪打均勻成吉士粉蛋糊;蔥絲、青紅椒絲放入盤中墊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