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煎技法淺談
在中式烹調中,用煎的方法烹製的菜餚很多。而且在煎這一技法的基礎上,還派生出了許多不同的煎法,如生煎、熟煎、清煎、干煎、湯煎、酒煎、糟煎、煎封等。不過,人們以前卻很少聽到酥煎這一說法,也很難見到用酥煎技法烹製的菜餚。
酥煎,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煎制方法。它與煎瓤方法有些相似,但是其成菜的質地和口味卻有所不同。酥煎的方法如下:選取質嫩的肉類原料,片成大片後剞上花刀,再醃漬入味;另將質嫩鮮美的肉類原料剁成茸,調味成餡,然後將餡料抹在剞了花刀的肉片面上。掛糊後,入熱油鍋中煎制。至熟後,潷出余油,摻入適量鮮湯,調好味,燒至湯汁快干時,淋少許明油,起鍋裝盤即成。其實,酥煎菜是因抹上的茸料在煎制後松酥而得的名。成菜具有色澤金黃、酥松可口、香而不膩等特點。
酥煎菜餚看起來簡單,但要真正做好卻非易事。在各個環節的操作中,它需要注意以下技術關鍵。
一、選料>
用酥煎技法烹製菜餚,應選用質地鮮嫩的肉類原料,如豬裡脊肉、雞脯肉、魚肉及蝦仁等。這些原料均要求新鮮、富有彈性、色澤鮮艷、無血污、無異味。
二、刀工處理
酥煎菜餚的刀工切片,最好以原料具有的長方形或圓形自然形狀為佳。片狀以4厘米長、2.5厘米寬、0.5厘米厚為宜。值得注意的是:不管片狀是何種形狀,刀工處理時都必須形狀統一,且大小一致,以便烹製時受熱均勻,成菜形態美觀。切片後,在原料的一面應剞上花刀口如斜十字花刀,以便茸料能和片料緊密地嵌合在一起。
三、醃漬入味
原料片成片後,應用精鹽、料酒、味精、蔥姜水等將其醃漬約10分鐘。須注意:醃漬時應將味調準。如果太鹹,不利於最後調味;太淡,又可能使成菜底味不足。
四、掛糊
酥煎菜餚在煎制前,都應將其生坯掛上糊。掛糊時可先沾上生粉或麵粉,再掛勻雞蛋液,也可直接掛勻蛋粉糊或麵粉糊。但無論採用哪種掛糊方法或掛哪種糊,都要把糊掛勻,以保證菜餚的色澤均勻,口感一致。這裡,筆者以拍粉、拖雞蛋液的掛糊方法為例,將掛糊的關鍵作一介紹:先將醃漬入味的肉片理順,在花刀一面抹上肉茸,並在兩面均勻地拍上一層生粉,再掛勻一層雞蛋液即可。但須注意,所拍的生粉不能太厚,否則成菜沒有軟嫩的質感。一般來說,拍粉的厚度以能隱約看見原料為佳。
五、煎制
煎制酥煎菜餚時,用鍋要求光滑。其方法是:先將淨鍋上火燒熱,再用油滑鍋,然後加入少量的油,隨即下入掛好糊的生坯,平攤於鍋中,改小火,不停地轉動原料,使之受熱均勻,並且還要邊煎邊淋少許油,煎至底面呈金黃色且表面蛋液凝固時,將原料翻轉,再將另一面也煎至色呈金黃且熟透,潷去鍋中余油。應當注意:一是不能用大火、中火,否則容易外煳內生;二是生坯下鍋後應不停地轉動,並淋少許油,這樣可以使酥煎菜生坯受熱一致;三是轉動時用力要均勻,不能把茸料弄散碎,從而破壞成菜形整美觀。
六、最後調味
將煎制時多餘的油潷出後,應馬上摻適量鮮湯,並用調味料定好味,燒至湯汁快干時,淋入少許明油,起鍋裝盤即可。這一工序的技術關鍵是:鮮湯不能摻得過多,以250~300克為宜。
- 上一篇:剪藝技法談 下一篇:生炒,熟炒,軟炒,干炒的方法及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