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技法:蒸
蒸是以蒸氣為傳導加熱的烹調方法。在菜餚烹調中,蒸的使用比較普遍,它不僅用於烹製菜餚(蒸萊餚),而且還用於原料的初步加工和菜餚的保溫回籠等。
蒸制菜餚是將原料(生料或經初步加工的半製成品)裝入盛器中,加好調味品和湯汁或清水(有的菜餚不需加湯汁或清水,而只加調味品)後上籠蒸制。
蒸制菜餚所用的火候,隨原料的住質和烹調要求而有所不同。一般只要蒸熟不要蒸酥的菜,應使用旺火,在鍋水沸滾時上籠速蒸,斷生即可出籠,以保持鮮嫩,對某些經過細緻加工的各種花色萊,則需用溫火蒸制,以保持萊餚形式、色澤的整齊美觀。蒸制菜餚是為了使菜餚本身汁漿不像用水加熱那樣容易溶於水中,同時由於蒸籠中空氣的溫度已達到飽和點,菜餚的湯汁也不像用油加熱那樣被大量蒸發。因此,一般較細緻的菜餚,大多是採用蒸的方法。蒸制菜餚根據用料的不同,可分為清蒸、粉蒸等。
1、一定在鍋水沸後將原料上鍋蒸;
2、蒸制的時間一般比菜譜規定的少2-3分鐘,然後再讓蒸熟後的菜品不馬上出鍋,利用鍋的餘溫虛蒸一會。
例清蒸鰣魚
原料:鰣魚(帶鱗、整塊)1斤半,火腿6錢,筍1兩6錢,香菇3錢,熟豬油1.5兩,生網油1兩,蔥、姜各3錢,料酒6錢,鴨湯2兩,鹽、糖、蝦子、胡椒面、味精適量。
做法:將魚塊剖成兩片,在肉面厚處斜劃二至三刀,不可劃破魚皮和弄掉魚鱗,因鰣魚含脂肪高,每百克含16克,且在魚鱗之下,用清水洗淨揩乾,把魚塊在沸水中燙一下,除去腥味及魚鱗表面的污物,再洗一遍,魚鱗朝上平放在魚盤內。然後將火腿片、香菇、筍片配在魚塊上,鋪成花形,澆上熟豬油、料酒、白糖、鹽、蝦子、鴨湯,再用生網油蓋上,姜、蔥放網油上,隨即上籠蒸10分鐘即可出籠,揀出蔥、姜,潷出魚湯,在魚湯內加味精、胡椒粉拌勻後,再澆在魚上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