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酒存放的四個問題
農藥瓶不可用來盛酒:
農藥用完後,有些農民舍不得丟掉瓶子,沖洗後用來打酒裝油。有時則因空農藥瓶亂擺亂放,打酒時隨手取只空瓶,偏偏拿上了農藥瓶。空農藥瓶其實不空,裡面往往殘留有少量農藥,而酒是良好的有機溶劑,正好將瓶壁上殘留的農藥全部溶解於酒中,這只瓶中的酒就成了名副其實的毒酒。一旦被人飲用後,毒酒可直接被胃黏膜吸收入血液,危害人體健康。若是劇毒農藥則可造成生命危險。因此,空農藥瓶切不可用來裝酒和其它食品。
用錫壺盛酒易中毒:
用錫壺裝酒、燙酒由來已久,在一些農村地區仍有人沿用這一傳統方法。其實,在錫製品中,工匠為了使錫壺保持形狀和硬度,往往加入一定比例的鉛。所以,錫壺實際上是一種含鉛的錫壺。將酒裝在錫壺內,24-48小時後,再置入熱水中加熱,然後檢測會發現,每100毫升酒中含鉛量達33毫克。此外,酒在加熱過程中,也會使酒中含鉛物質增多。因而用錫壺長時間裝酒和燙酒會使鉛與酒內的有機酸起化學反應,生成醋酸鉛,並溶解於酒內。鉛對人體危害甚大,鉛中毒患者可出現頭痛、頭暈、乏力、失眠、記憶力減退、貧血、嘔吐等症狀,嚴重者可出現腹痛、視力減退,甚至失明,故切忌用錫壺裝酒不口燙酒。
旅行水壺裝酒也不好:
旅行水壺一般是鋁合金製品,通常用來裝白開水,內壁會積水垢,水垢中會含有鉛、砷、汞、鋁以及其它一些致癌物質。如用這種水壺裝酒可使水垢部分溶解,水垢中的有毒物質便會進入酒中,飲之便會危害健康。有些旅行水壺是用塑料製成的,亦不宜用來裝酒。裝酒最好是用乾淨的玻璃瓶。
酒並非存放越久越好:
白酒在酒窖中貯存時,可使雜醇逐漸氧化,生成芳香醇,並使酒中乙醛揮發。同時,酒分子和水分子產生聚合作用,使酒醇香,辛辣感減少。所以酒越陳越香。但時間過長也會使酒味減少。有些人認為酒越陳越香,因此便把買來的瓶裝酒長期貯存,其實這是無益的。因為酒中所含的乙醇具有揮發性,而且滲透性較強。一瓶酒貯存3年,容量可減少25%,酒味反而會變淡。因此,瓶裝酒不宜久存,通常的白酒可密封保藏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