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東江扁米酥雞
工藝:
油浸炸
口味:
外皮酥脆,餡軟爛香醇。
類別:
氣血雙補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健脾開胃調理
主料:
童子雞 1500克
輔料:
糯米 175克 豬肉(瘦) 100克 臘腸 50克 蝦米 10克 雞肝 50克 雞蛋 100克 香菇(干) 5克 生菜 250克 香菜 25克 澱粉(蠶豆) 30克
調料:
小蔥15克 姜10克 鹽5克 味精4克 胡椒粉1克 黃酒10克 豬油(煉製)15克 植物油120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將嫩子雞宰淨,放在砧板上,用刀割開頸皮,切斷頸骨,去掉,留下皮、頭;2. 再將上翼膊節處及鎖喉骨割離,用左手拇、食、中指鉗住近鎖喉骨處,右手把胸肉從骨上剝離,並將兩肋肉剝離至腹部;3. 左手拿住頸皮,用刀背輕捶背部,使背皮脫離脊骨,起出四柱骨後把皮翻出,割去尾膻,斬嘴留舌,洗淨,取出雞腿肉200克;4. 糯米淘洗乾淨,入鍋加水適量蒸熟,曬乾即成扁米;5. 做好的扁米用清水浸40 分鐘後洗淨瀝干水;6. 將雞肉、豬肉、臘腸、雞肝、蝦米、香菇均切成7 毫米見方的粒;7. 用濕澱粉5克與雞粒、肉粒拌勻;8. 將雞粒、肉粒、雞肝放入沸水鍋中滾汆約半分鐘,撈起瀝干水;9. 中火燒熱炒鍋,下豬油,放入雞粒、肉粒、雞肝粒、臘腸、蝦米、香菇、扁米、味精、精鹽炒勻,烹入黃酒、加湯(或水)100毫升和胡椒粉,炒成肉餡;10. 將原只全雞皮從頸部開口處填入肉餡,把雞頸皮穿過翼底打結後,放入沸水鍋滾約半分鐘,撈起放在碟上把結解開;11. 用鐵針在雞背皮上戮幾個孔,加入湯(或水)150毫升,把姜、蔥放在雞上面,入籠用中火蒸約2 小時至軟爛,取出,倒出原汁留用;12. 雞晾涼後,將攪勻的雞蛋液塗勻在雞皮上,再拍上干澱粉,不要弄破雞皮;13. 中火燒熱炒鍋,下植物油燒至微沸,端離火口,用笊籬托著雞,約浸炸1 分鐘後,將鍋放回爐上,炸至金黃色撈起上碟;14. 香菜消毒後伴在碟邊;15. 中火燒熱炒鍋,下豬油,烹黃酒,加味精、原雞汁和湯(或水)75毫升燒至微沸,用濕澱粉5克調稀勾芡,淋豬油炒勻後,分盛4 小碟作佐料;16. 生菜消毒,疊起切成圓片,分盛4 小碟,跟炸雞一同上席,食時用生菜片裹著吃。
工藝提示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植物油2500克。
歷史文化
此菜為傳統佳品,冬春常菜。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童子雞:雞肉忌與野雞、甲魚、鯉魚、鯽魚、兔肉、蝦子以及蔥蒜等一同食用;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不宜與李子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糯米:糯米不宜於雞肉同食。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不宜與李子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糯米:糯米不宜於雞肉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