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廬山石耳清蒸雞
工藝:
隔水燉
口味:
湯汁清黃,雞肉潔白,黑白鮮明,雞肉酥爛,味道鮮美。
類別:
氣血雙補調理 月經不調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主料:
母雞 1300克 石耳 100克
輔料:
調料:
鹽10克 姜15克 小蔥15克 黃油10克 味精3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將干石耳置溫水中泡開,再用鹽反覆搓洗石耳,去掉泥沙、青苔,用冷水洗淨,放入開水內泡一泡撈出,控淨水備用;2. 將母雞宰殺後,去毛開膛,去內臟、腳爪,洗淨;3. 洗淨的母雞放湯盆中,加開水750毫升左右,放入蔥段、薑片,再把石耳鋪於雞上,並用沾過水的紙封好湯盆口;4. 盆口封好後上蒸鍋用大火蒸酥爛(約2 至3 小時),取出掀去紙,撿去蔥、姜,加黃油、味精、鹽調好口味即可。
工藝提示
1. 泡石耳不宜用開水,以免影響口感,洗石耳時一定要用鹽反覆搓揉,再用清水反覆漂洗,洗淨泥沙,撤淨鹹味;
2. 不能用老母雞,以免雞肉不酥爛;
3. 上鍋前一定要用乾淨的棉紙,把紙浸濕封好盆口,以免影響液汁原味。
2. 不能用老母雞,以免雞肉不酥爛;
3. 上鍋前一定要用乾淨的棉紙,把紙浸濕封好盆口,以免影響液汁原味。
歷史文化
1. 石耳為廬山特產三石之一(石雞、石魚、石耳)。生長於深山絕壁之間,以五老峰最多,體大肉厚,性甘平,有清熱,解毒,利尿的藥用價值。石耳與母雞一起清蒸,湯清味美,乃滋補佳品,也是廬山傳統名菜之一;
2. 此菜為廬山「三石」之一。
2. 此菜為廬山「三石」之一。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母雞:雞肉忌與野雞、甲魚、鯉魚、鯽魚、兔肉、蝦子以及蔥蒜等一同食用;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不宜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歷史文化 1. 石耳為廬山特產三石之一(石雞、石魚、石耳)。生長於深山絕壁之間,以五老峰最多,體大肉厚,性甘平,有清熱,解毒,利尿的藥用價值。石耳與母雞一起清蒸,湯清味美,乃滋補佳品,也是廬山傳統名菜之一;
2. 此菜為廬山「三石」之一。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不宜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歷史文化 1. 石耳為廬山特產三石之一(石雞、石魚、石耳)。生長於深山絕壁之間,以五老峰最多,體大肉厚,性甘平,有清熱,解毒,利尿的藥用價值。石耳與母雞一起清蒸,湯清味美,乃滋補佳品,也是廬山傳統名菜之一;
2. 此菜為廬山「三石」之一。
食譜營養
母雞:母雞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身壯體的作用。母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母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石耳:石耳性平、味甘,具有清肺熱、養胃陰、滋腎水、益氣活血、補腦強心的功效,對肺熱咳嗽、肺燥乾咳、胃腸有熱、便秘下血、頭暈耳鳴、月經不調、冠心病、高血壓等均有良好的食療效果。對身體虛弱、病後體弱的滋補效果最佳。近代研究石耳有明顯抗癌作用。民間用男子食之益精增髓,女子食後清宮易孕。
石耳:石耳性平、味甘,具有清肺熱、養胃陰、滋腎水、益氣活血、補腦強心的功效,對肺熱咳嗽、肺燥乾咳、胃腸有熱、便秘下血、頭暈耳鳴、月經不調、冠心病、高血壓等均有良好的食療效果。對身體虛弱、病後體弱的滋補效果最佳。近代研究石耳有明顯抗癌作用。民間用男子食之益精增髓,女子食後清宮易孕。